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光明时评】呵护“文博热”背后的敬心与诚意

  【光明时评】

  作者:王 丹

  这个暑期,“文博热”有增无减,文博院馆的客流用“井喷”来形容实不为过。根据网友上传的图文动态,在热门文博机构中,目之所及都是“人从众”的密集身影,热门展览门票基本都是“手慢无”。面对“波涛汹涌”的客流以及公众高涨的参观热情,不少文博机构纷纷调整相关入馆政策。

  据媒体报道,陕西历史博物馆周日延长开放时间;北京多个景区场馆调整预约放票时间,一些景区场馆提前或延长开放时间;江西滕王阁管理处临时开放夜游场……国家文物局日前更是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博物馆暑期等节假日开放服务工作,“一票难求”的热门场馆应提前做好预案,结合自身承载能力,适当增加门票投放量或预约名额等。

  暑期里的这波“文博热”并非毫无征兆。近年来,随着公众尤其是年轻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与认同与日俱增,加之传统文化的呈现与表达形式不断迭代出新,“逛馆”已融入日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社交媒体上,围绕文博的话题不断丰富和拓展,频频“出圈”引发共鸣乃至共振;文旅消费动力十足、潜力无限,成为不容小觑的消费增长点。不夸张地说,“文博热”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已成为一种文化景观。

  当前,学生群体中强劲而持续的文旅研学风又为“文博热”加了一把柴。奔向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的脚步,满载触摸历史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亲近历史的敬畏心。叩响历史门扉的敬心和诚意,应该被细心呵护。传承传统文化的绵长力量、夯实文化自信的精神种子就蕴藏其中。

  眼下文博院馆的“一票难求”,换个角度看,何尝不是公众对这些公共文化机构创新服务投下的认可票和赞成票。但如何提升预约参观精细化管理水平,尤其是照顾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现实“逛馆”困难,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在相关的公共讨论中,在线上预约之外增加线下现场售票的选择,以满足数字时代弱势群体的购票需求,成全“说走就走”的看展意愿,是音量最大的呼声。另一个比较集中的诉求则是基于后疫情时代的安全防控需求,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灵活调整文博院馆的承载容量,并动态监测门票容量池,及时释放余票资源;同时优化购票机制,堵住“黄牛”漏洞,不浪费每一张门票,不辜负每一份期待。

  在提升门票预约等服务的精细化、透明化水平之余,更好回应公众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还需超越一馆一院的视野,在更大的视域内统筹文博相关资源,创新并拓展文旅消费场景,精心打造一串而非单个的文旅体验路线,在扩大供给、更好承接消费热潮的同时,引领带动其他资源方提升开放、利用及管理水平,持续锻造内容产出、运营等核心竞争力。

  这个夏天,乐见“文博热”持续升温,乘势而上破新题开新局。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27日 10版)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