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科技替代人工 智能提高效率


科技照亮未来。近日,多类型智能科技设备在江苏各地特种行业“上岗”,不仅减少了人工消耗,更是极大提高了产业发展潜能。

【徐州:传统矿车变身“大眼睛” 矿井建设日趋智慧】

徐州台记者戚艺:“这里是位于张双楼煤矿的-500中央泵房变电所,大家现在通过画面看到的这个瞪着两个大眼睛的机器人就是这里的安全巡检员,按规定的路线,每隔一段时间,它就会对这里的所有设备进行全方位的体检。”  

作为矿井电力供应的中枢系统,中央泵房变电所主要担负全矿的井下供配电任务。过去,每一台设备运行状态如何、数据是否正常,需要工人长期监测记录,而自从有了这对“大眼睛”,设备监测的效率显著提升。

徐矿集团张双楼煤矿机电副区长燕立涛说:“这个机器人主要是用来监测高压柜的电压、电流、温度,包括一些惰性气体,它来做一个数据的对比,监测是不是超标了。自从有了机器人,效率提升了70%左右。”  

同时,在最深可达1000多米的矿井下,5G设备随处可见,各设备通过传感器、无线信号以及摄像探头就可以实现远程控制。今年,张双楼煤矿根据智能化矿井建设计划,共安排资金7000万元,对工业数据平台、掘进智能化等46个子项目持续改进,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

【无锡:机器狗无人机 隧道巡检“随叫随到”】

这是供电部门最新研发的四足机器狗,不仅“随叫随到”,就这头部转动摄取影像的灵活度,谁见了都要竖起大拇指。

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技术员徐雅慧说:“它可以一直驻守在我们隧道里面,它也可以自己充电,相当于它可以自给自足。 ” 

电缆隧道中环境幽暗潮湿,物理条件复杂多变,传统人工巡检的方式难以全面准确地了解隧道情况,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等方式,将智能技术引入了隧道巡检工作,四足机器狗还有个电缆巡检好搭档,叫做隧道无人机。

徐雅慧说:“这款隧道无人机能够主动去识别隧道里面的缺陷,为我们告警效率的提升有很大的改善。” 

无锡目前拥有16条共36公里长的地下电缆隧道,四足机器狗、隧道无人机、轨道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已经应用在其中四条电缆隧道中,后续科研人员还将继续根据电缆隧道的不同环境,进一步推进巡检智能化,保障电缆使用安全。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黄元 徐州台 无锡台 编辑/赵黎静)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