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教师节︱师道相承,薪火相传

匠心守望初心,师道传承大道。又是一年教师节,新江苏记者走近军校教员、特教老师和戏校老师,听他们分享教学故事,讲述如何以师道相承,持续当好学生们的引路人。

奚江琳:“培养学生的战斗力和家国情怀”

教师节前夕,走进陆军工程大学,能看到一位背着仪器,手拿尺规,对着面前建筑比比划划的教员。她就是陆军工程大学国防工程学院教授奚江琳。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学的她,任教已整整26年。她多次主持、参与军队文物普查工作,为军队文物保护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同时也不放弃钻研教学,收获学员们的敬意。

26年前,军校待遇不高,纪律更为严明,为何会选择到军校任职?谈及毕业时做出的选择,奚江琳认为是“年少时的梦想所在”。奚江琳中学时就读于一所曾培育出一批前赴后继共产党员的革命红校。老师们身上时刻洋溢着做好教育的使命感和热情,在她的心中播下了小小的火种。“师者有益,有任务我就要接下,到岗位上我就要做好。”

在东南大学学习时,老教授们的言传身教也给了奚江琳极大的启发。“我印象最深的是钟训正教授,他温良如玉又始终保持童趣。他教会了我在科研中保持乐观与好奇,积极而兴致盎然,他也教会我要把学生的事作为‘天大的事’,做亦师亦友的好老师,我要将这种师生关系传承下去。”

进入陆军工程大学后,她也学着老教授们的样子,在教育这条路上稳扎稳打。相比于普通学校的学生,军校学子有着更严明的纪律性,有着更好的身体体魄,除了教授学员们建筑专业知识外,她始终致力于培养学员的家国情怀。“我希望我的学生是有战斗力的,这种战斗力既是对待专业知识的战斗力,也是意志的战斗力和身体素质的战斗力。”

前不久,在炎热的夏天,奚江琳带着几个学生跑了200来个院子,对南京地区军队不可移动文物名录进行调研普查,期间没有一个学生叫过苦叫过累,大家都以严谨严肃的态度完成好每一项任务。

最近,奚江琳还开发了一门跨学科的新课程——《边塞诗鉴赏》,将边关要塞遗址和诗词情境相融,她给学生们讲述边塞的故事,讲边关将士千年的精神传承。“我的学生是军人,他们要懂建筑,更要懂历史。我计划未来在开课时将专业技术和思政教育结合在一起,培养有专业技术、有文化底蕴、能真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去奋斗的学生。”

王培峰:“把特殊教育作为一辈子的事业去做”

“同学们,从事特殊教育,不仅需要满腔博爱情怀,更要有学科交叉的宽阔视野、科学育人的思维。”开学伊始,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副主任、教授王培峰一如既往地鼓励未来的“园丁”能够强化职业认同,在教师岗位上走得更远。

平时,王培峰承担《特殊教育哲学》《特殊教育概论》和《特殊教育政策与法规》课程的授课。谈及为何如此重视对学生的理论教育,他分享,这和30多年前接受的教育分不开。

1987年,王培峰考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这所学校正是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前身。当时,学校只有盲教育、聋教育和培智教育三个专业。那时特殊教育在全国刚刚起步,没有专业教材。老师们一边教学,一边编写教材。四年的时间里,除了学习盲文、手语、特殊孩子的教育方法外,老师还重点培养塑造学生们博爱的人文情怀,激发学生探索特殊教育的兴趣。王培峰清晰记得周苗德老师的期待:“特殊教育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你们每走一步,都是对我国特殊教育的贡献,值得你们作为一辈子的事业去做!”

毕业后,王培峰回到了山东省潍坊盲校任教。教学中,他发现很多老师仅仅重视照顾特殊孩子的生活,放弃了对专业理性的探索。那时,他不满足于只会教书,一有时间就做研究,立志成为一名有理论的研究型教师。后来,随着研究成果的丰富,他被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前身)引进为高校教师。

在教学中,王培峰传承求学时老师对他的教导,重视为学生奠定特殊教育职业理想和理论思维。“我期望更多有博爱情怀和专业理性的老师从事特殊教育。”

后来,王培峰教的很多学生毕业后都走上了一线教学岗位。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不少来自山区的孩子自觉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选择回到家乡。“他们说,小山村的特殊孩子更需要我们,我们也会竭尽所能,让特殊孩子感受到爱与力量。”

王善平:“只要还能唱,就要把京剧教给更多人”

每周五、周六,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江苏省戏剧学院退休教师王善平的“课堂”上,不时传来独特的喊嗓发声,跟着京剧伴奏,小朋友们一板一眼地学唱着。去年,王老师告别了“三尺讲台”,可是她的“京剧课堂”却没有落幕。她坚持送戏进校园,将戏曲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间。

“学艺的开始都是要吃苦的。”1979年,天生爱动好唱的王善平考入了江苏省戏剧学校,开始了她真正意义上的“戏剧人生”。

京剧,原汁原味尤其重要,尖团字、五工四法,一个都不能错。在戏校学习期间,王善平得到了刘琴心、沈小梅、李砚萍等老师的亲传。“老师们常说,京剧本体的东西,一点都不能动。诸多程式,必须规规矩矩地完成。戏比天大,只有传承做到位,才有可能去创新。”靠着老师们的“亲身教学”,王善平继承了衣钵,青衣、旦角的神韵刻在了她的血液里。

演戏,演的是韵味,韵味背后,是丝丝缕缕的人生况味,出将入相,扮演着古往今来。学习时,老师刘琴心对她的影响特别深远。“老师常说,一定要追求极致完美,先爱上京剧才能唱好京剧。从老师身上学到的不仅是‘专业’,还有好的师德。”

2002年,王善平离开了奋斗近30年的舞台,“转战”省戏校成为一名老师。接过老师的“接力棒”,如何让年轻人接受古老又传统的戏曲,是她的每日必思。“要让孩子们爱上京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另外,我们现在要培养的不仅是演员,还有观众。”

在教学中,王善平将丰富的舞台经验运用到实际教学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字一句的唱腔,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的刻画......她从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教导着每一个学生。在她的辛勤耕耘下,学生们在参与国内外节目交流和各种比赛中屡创佳绩。她也培养了许许多多的“少年名角”。“为人师者传承,传的不仅是‘艺’,更是德,只要我还能唱、还能演,就一定会把京剧传承下去,教给更多的人。”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周永金 实习记者 潘曼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