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作家创作干货全分享!“文学照亮生活”基层服务活动走进南京成贤街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顾伟扬 记者 蔡梦莹)近日,由江苏省作家协会、玄武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举办的“文学照亮生活”基层服务活动,走进南京市玄武区新街口街道成贤街社区。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李樯,现场30余名文学爱好者参与。

“一说到文学创作,最容易想到写诗,许多人问写诗要不要找个老师。其实,让人有所收获的作品就是老师。”现场,李樯以《从古体诗到现代诗的写作观察漫谈》为主题,从大家最关切的问题切入。他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经验,在读文学作品时,若是细细品读,总能从中有所收获,让人有所收获的作品就是老师,比如说《诗经》,既是经典文学作品,又让人常读常新。

不少文学爱好者最发愁的就是创作灵感。李樯提到,文学和世俗生活密不可分,来源于世俗生活,高于世俗生活,又反作用于世俗生活。比如李白的《静夜思》,讲的就是夜里看月亮,却能一下子让人感受到其中的美和静,又因为在文学作品中感受到月亮的美,再看月亮就会有滤镜,所以说最好的创作应是对生活的反映。在谈到古体诗和现代诗有何不同时?他强调,古体诗讲究平仄、韵脚、词牌,现代诗起源于文艺复兴,所以诗体更为自由,形式更加灵活。

怎么才能写出好的作品呢?他表示,文学是一种对于自己的书写和表达,如果没有大鹏乘风起的志向和经历,就不要勉强自己去写手可摘星辰,普通的、平凡的也是珍贵的。“每一个文学爱好者在自己尝试创作时,要写自己有的,要会讲故事,也要接受自己讲故事的方式。”

成贤街社区诗词歌赋社副社长王茂苹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参加本次讲座的除了本社区文学爱好者,还有来自周边社区的墨香诗社、梅园诗社、锁金诗社等10余人。大家收获颇丰,有几名诗友还即兴赋诗致贺。王茂苹说:“作家李樯知识渊博、思路清晰、语言幽默生动。他提到语言要新,有美感,同时也要贴近生活。环卫工、快递小哥这些都可以写,一下子打开了我们的思路。”

本次讲座受到热烈欢迎,激发了在场不少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热情,是一次文化惠民的志愿服务实践。不少成贤街社区的文学爱好者表示,要积极投入创作,将成贤的美好生活展示给更多的人。(通讯员供图)

(校对 张红霞)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