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神奇美丽的国际湿地,每年数百万只候鸟在此停歇、繁殖或越冬。
这是一颗靓丽璀璨的黄海明珠,浩瀚的海洋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风光”资源。
这是一座绿能澎湃的风光名城,“风光氢储”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正奋楫扬帆。
这,就是盐城,地处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多重国家战略的黄金交汇点,是江苏省海岸线最长、海域面积最广、滩涂湿地最多、海洋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不仅拥有中国第一处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而且是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城市、中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被誉为“海上新能源第一城”,成为中国向世界展现“双碳”行动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扇重要窗口。
迎风沐光,潮起东方。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盐城坚持把新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与法国、丹麦、荷兰、英国等国家在新能源领域开展务实富有成效的合作,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产业链条基本建成,产业规模和开发规模实现“两个翻番”和“两个破千”历史性跨越,擦亮国际绿色能源城市名片,擘画“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壮丽蓝图。
面朝大海 “绿能之都”魅力无限
风力发电机的叶片迎风飞转,风被“捕捉”进一条条输电线;蔚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光能便转化成源源不断的电能……走进“风光名城、绿能之都”盐城,强烈地感受到千里海疆的绿动脉搏。
在东台竹根沙和条子泥海域,125台“大风车”矗立在波澜壮阔的大海中。作为中国首个中外合资风电场,国家能源集团和法国电力集团合资建设的国华东台海上5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发电量可满足近200万居民年用电需求。“我们着力打造智慧型海上风电场。”国华投资江苏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顾素平说,全场风机的平均可利用率达到98.9%,截至今年10月底,东台海上风电场累计发电量超41亿千瓦时,年平均可利用小时数达2500小时以上。
盐城,“风光”资源,全球翘楚,是全球最具开发价值的海上风场之一,100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超过7.6米/秒,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可达3000—3600小时。太阳能资源充足,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400-1600千瓦时/平方米,年发电量利用小时数1200小时左右。
“十四五”盐城海上风电规划容量近3300万千瓦,其中,近海约900万千瓦,深远海约2400万千瓦,占江苏规划容量的70%以上,是江苏打造“海上三峡”名副其实的主战场、主阵地、主力军。现有光伏发电可开发容量超30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300万千瓦,集中式拟建在建300万千瓦,集中式待开发2400万千瓦。
实现碳中和,全球能源消费向更加清洁的能源转型。依托丰富的资源禀赋,盐城云集了国家能源、华电、国电投、华能、大唐、华润、中广核、国投电力、三峡新能源等“五大六小”所有新能源开发央企,实施风光资源系统化、规模化、集中化开发。
截至今年10月底,盐城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361.9万千瓦,总装机、风电装机、光伏装机规模分别占江苏22%、41.5%、10.7%,规模均列江苏第一。
竞逐“双碳”新赛道,盐城成为江苏首批高比例消纳示范城市,新能源装机占全市电源装机总规模的70.9%。今年1至10月份,新能源发电量218.4亿千瓦时,占江苏新能源发电量的26%,占全社会用电量超60%。
世界能源理事会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安吉拉·威尔金森点赞盐城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首个新能源装机容量超过千万千瓦的城市,这是一种以城市为主导,智慧综合能源生态系统的新模式。
深耕蓝海 “风光氢储”链式集聚
面向“工业4.0”时代的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全球产业经济发展的方向,特别是以“风光氢储”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其中的关键。盐城将自身产业纳入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大力招引新能源“风光氢储”领域龙头企业,拉长新兴产业链条,把生态资源价值转化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
盐城已拥有188家新能源产业规上企业,构建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今年1月至10月,新能源规上企业实现开票销售1383亿元,同比增长15.7%。
在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来自埃及的第五批次风机整机订单正在发货。金风科技业务拓展到全球38个国家,其中80%出口机组都在盐城生产。前不久,江苏省与美国加州签署《关于加强气候与环境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还参观了金风科技盐城大丰临港工厂,并热情邀请金风科技进一步扩大在加州的业务版图,在清洁能源领域开展更深层次的互利合作。江苏金风副总经理宁海峰说,金风科技在盐城建成“五位一体”的国内最大综合型海上风电基地,落户盐城10多年,带动30多家风电配套企业落户,以江苏金风为龙头的风电产业集群累计产值超1000亿元。
作为国内第二大智能风机供应商,远景科技集团落户射阳以来,在促进风电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链主效应”。前不久首台100%国产化大风机——远景能源最新海上低风速样机在远景射阳基地下线。射阳远景能源制造部负责人张文龙介绍:“该机型搭载包含大扭矩齿轮箱、紧凑型干式变压器、全新电气传动链等全自主开发核心部件,目前90%核心大部件已完成台架测试验证,并顺利获得整机型式认证。”
盐城是全球海上风电装备综合产能最大的基地之一,构建形成涵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运维服务”的风电全产业链,集聚了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上海电气等知名风电整机企业,以及中车电机、中材科技、时代新材、亨通海能、长风海洋、长安望江、京冶轴承、上玻院等一大批零部件领军企业,风电装备规上企业数量达到41家,海上风电整机产能约占中国40%以上,叶片产能约占中国20%。
从晶硅棒到硅片要经过截、开、磨、切四大工序,所有环节需要的设备,盐城高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不仅能生产,而且做到了国内市场排名前列。“客户选择高测,是因为我们设备更稳定、算法更精准,能用更细的金刚线切更薄的硅片,即能实现更高公斤的出片数,成本也随之降低。”盐城高测总经理厉孟华说,“一期10GW光伏大硅片项目去年10月达产,二期12GW光伏大硅片项目正处于全面爬产阶段。我们的产品远销法国、俄罗斯、马来西亚、土耳其、越南、印度等国家。”
每天200辆左右原材料车自动进入立体仓库,300辆成品自动装车出厂……作为目前全球光伏组件单体规模最大的智慧工厂,通威太阳能(组件)盐城基地单GW的人力配置比目前行业平均降低30%以上。通威太阳能(盐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翟绪锦说:“我们的光伏组件产品,具有更高功率输出、更高双面增益、更低功率衰减、更优的温度系数等优势。”
全球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盐城。盐城光伏电池片和组件综合产能位居中国城市第一位,集聚天合、阿特斯、润阳、通威、正泰新能源等光伏行业中国前10强企业8家,以及百佳、鹿山、小牛等一大批配套产业领军企业,覆盖硅片、电池、组件、辅材、智能设备等装备制造关键领域。硅片产能53GW/年,光伏电池片产能73.2GW/年,光伏组件产能95.3GW/年。
天合12GWh储能电池、万帮10GWh固态储能装备、阿特斯5GWh电芯和储能、智泰20GWh固态储能电池、远航锦锂5GWh储能电池……盐城抢占风口,加快布局氢储两大未来产业,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推进制氢装备、绿氢运输、氢燃料电池和下游示范应用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打造沿海绿氢产业示范集群;加快建设多技术路线新型储能产业体系,打造长三角地区新型储能产业示范应用集群。
科技引领 “绿色之路”扬帆起航
新能源产业技术更新迭代迅速,企业如何增强自身创新动能?作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高效电池主要制造商之一,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做法是建设行业领先的润阳光伏研究院。由于应用选择性发射结技术,TOPCon电池绝对效率提高了0.2%。研究院副院长陈如龙表示,“为进一步优化工艺,还开发了一项新技术——激光辅助烧结技术,能再次提升TOPCon电池绝对效率0.3%以上,目前正在导入量产中。”
润阳光伏研究院基于公司已推出两大首创技术:一是复合钝化膜沉积技术,二是背面碱抛光技术。研究院已建立覆盖电池技术研发、模拟仿真和测试表征、光伏组件技术研发和知识产权管理等专业团队,致力于促进太阳能光伏行业技术进步。
盐城累计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4家、省级创新平台35家,承担一批新能源领域国家和省级重大科研项目,规上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达70%,实现10亿元以上大型企业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全覆盖,新能源领域企业创新平台集聚度位居行业前列。
聚焦海上风电、海上光伏、氢能和储能等可再生能源前沿技术、关键共性技术以及应用技术,江苏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致力建成国际一流的研发机构和创新基地。相比可再生能源领域中传统的交流发电方案,直流变换器在效率、成本、稳定性等方面优势明显。在创新中心支持下,直流变换器产业化项目有望今年年底落户盐城。
项目由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王一波团队牵头实施。“在盐城,我们找到了最适合项目研究的实验场所——大功率电力电子与控制技术实验室。”直流变换器技术研发负责人卢俊龙说,“团队将开展直流变换器产品化开发,以及大型风电全直流发电系统技术研发,推动江苏沿海地区海(陆)上风电、漂浮式光伏等可再生能源高效可靠利用迈上新台阶。”
当前,盐城在江苏先行先试低(零)碳产业园建设。射阳港低(零)碳产业园区致力打造绿电应用示范地、绿色产业集聚地、绿色标准策源地,产业生态圈初步形成,建成运营射阳港零碳产业研究院,已入驻中科院电工所、南德等战略咨询、检测认证、技术研发机构9家。打造基于零碳产业园的碳足迹服务平台,为动力电池、风电装备等产品全周期碳足迹计算提供路径。建成零碳社区一期、分布式光伏、BIPV、太阳花等绿电应用场景,完成园区零碳公交、无桩智能自行车、595盏风光互补路灯、4座光储充一体化车棚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上述零碳场景年发电量273.88万千瓦时、年节省燃油1.45吨,年可实现碳减排2449.27吨。
正泰盐城基地获得国际零碳工厂认证。“正泰以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为主线,采用前沿生产工艺,推动智能化改造,组件和电池生产的自动化率高达95%,单位产品能耗也大幅下降。”在盐城基地,总经理薛峰表示,企业去年启动“零碳工厂”建设,实现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69.6%,温室气体减排量相当于种植234万棵树。
开放合作 “盐城智造”走向世界
大步走向海外,拥抱全球市场。拿中车株洲电机江苏公司来说,凭借过硬的产品,不断扩大海外市场,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风电电机出口企业。“从2015年阿海珐项目代表国内风力发电机顶级工业水平首次进军欧盟市场开始,公司不断开辟国际化经营新市场,加快风电产业‘走出去’步伐。”中车株洲电机江苏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年,不断扩大‘朋友圈’,与SGRE、Senvion等国际知名企业达成长期友好合作,累计出口额超60亿元。如今,中车风电产品远销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让世界看见‘盐城智造’。”
盐城持续提升新能源产业国际合作层级,推动新能源企业拓展全球市场,在项目、人才、技术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国际交流,成功承办首届(2021年)中欧海上风电产业合作与技术创新论坛,2022年新能源贸易进出口额突破100亿元,探索加快建设中欧新能源合作样板城市。
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智慧能源和能源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天合光能在盐城经开区布局设立3家制造公司,形成高效光伏电池产能18.5GW、高效光伏组件产能20GW,在大丰区布局10GW高效光伏组件和总投资100亿元的储能项目。今年又在东台和亭湖投资了高效光伏电池、高功率组件项目。
“基地生产的光伏组件,包含550W+、660W+等多个系列,除供应国内市场外,我们还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在盐城天合国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流转车间,天合盐城基地设施经理李根介绍,1月至9月,天合光能盐城经开区基地实现组件出口同比增长87.8%。这不仅源于国际市场对光伏产品的旺盛需求,而且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截至9月盐城基地已申请办理出口退税6.77亿元。
通达全球离不开港口物流。盐城港“一港四区”均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先后开通国际国内航线33条。其中,盐城港射阳港区积极与丹麦曲博伦港、格雷诺港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为风电整机企业海上运输主要进出通道。盐城港大丰港区建设大型后方配套风电装备专用堆场,建成中国风电叶片出口三大基本港之一、世界上第一个为北极航线装载风电设备的港口,创造单船装载风电设备最高纪录和单船装载叶片最多纪录。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盐城将以奋进者的姿态,以领跑者的风范,积极参与国际新能源产业合作,全力打造世界风电装备产业集群、全国晶硅光伏产业集群、沿海绿色氢能产业集群和长三角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加速向新能源装机规模2000万千瓦、产业规模2000亿元“2个2000”目标迈进,在世界新能源产业版图中嵌入“盐城坐标”,绘就绿色低碳发展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