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上午10:01,防空警报在南京上空响起,全城为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默哀。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之际,南京各高校开展各类纪念活动,寄托哀思,祈愿和平。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13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助理研究员、2023 级本科生班主任徐一鸣正在国家公祭日主题活动中为学生讲述南京大屠杀期间的金陵大学往事。金陵大学与南京安全区的建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南京难民区最初就是由金陵大学校董会董事长杭立武和金大教授贝德士、史迈士等人筹建的,也是南京安全区中收容难民最多的单位。她通过金大教职工们奋不顾身保护难民、记录珍贵史料、与日本侵略者周旋的故事,勉励同学们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延续多年传统,历史学院师生还走进游府西街小学、金陵华兴实验学校等南京中小学,以及通过线上授课的方式,为云南、贵州、宁夏等地的中小学生远程授课,向青少年讲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呼吁新时代青少年珍爱和平、奋勇争先、开创美好未来。
12月13日,河海大学师生在校内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清凉山丛葬地举行悼念活动,沉痛悼念和缅怀逝去的同胞。1985年,为纪念遇难同胞,河海师生集骨立碑,在校园内设计建造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清凉山遇难同胞纪念碑”。十时整,河海师生身着素装、胸戴白花、手持菊花,面向纪念碑列队肃立,齐声高唱国歌,国歌唱毕,随着防空警报拉响,全场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默哀毕,学生代表向纪念碑敬献了花篮。师生代表高声朗诵《和平宣言》。随后,全体人员绕纪念碑一周并献花。公祭日前后,河海师生自发组织了一系列的悼念活动,一只只亲手折成的千纸鹤,寄托着对遇难同胞的哀思。
紫金草即二月兰,又被称为“和平之花”。为了深切缅怀惨遭日军屠戮遇难同胞,唤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珍视,近日,2023“紫金草行动”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启动,行动通过家史征集、丛葬地寻访、系列公开课、故事分享会等多种形式的活动种下和平种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团委副书记王洋说:“加强正确历史观教育,引导青年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我们在此开启‘紫金草行动’,就是要引导广大南航青年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山河肃穆、草木含悲。12月12日,南京师范大学师生在随园校区举行“铭记历史 祈愿和平”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纪念活动。1937年冬天,南师大随园校区曾是南京国际安全区,守护了数以万计的妇女儿童。活动当日,在100号楼前的大草坪上,上百名南师学子参加悼念活动,列队秉烛,用烛灯在草坪中央拼出“南京”“12.13”字样与“和平鸽”图案,以此表达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深深追思。在肃穆庄重的氛围中,同学们手捧蜡烛灯,围绕“南京”“12.13”字样与“和平鸽”图案静走一周,在荧荧烛火中缅怀逝者,寄托哀思,祈愿和平。
“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民族觉醒,独立解放,改革振兴,国运日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殷忧启圣,多难兴邦。”12月13日早晨,铿锵有力的《和平宣言》诵读声划破了中国药科大学校园的宁静。中国药科大学江宁校区1936广场上,700余名师生身着深色服装、胸前佩戴白花静静肃立,以身体做笔勾勒出“12·13”及“和平”字样。在中国药科大学图书馆内,陈列着“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立牌,旁边的书架上摆放着南京大屠杀惨案相关主题图书200余册,从史料到学术研究成果再到纪实文学。据该校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图书将在图书馆二楼大厅长期展出,同时会在微信公众号进行专题图书推荐,方便全校师生深入了解这段不能忘却的历史。
12月14日起,第四届南京国际和平海报双年展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史料陈列厅首层临展厅正式对公众展出,展期3个月。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师生用设计悼念南京大屠杀无辜死难者,守护和平心愿、传播和平理念。2017年起,南京艺术学院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同发起组织南京国际和平海报双年展,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此次双年展共征集到来自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创作7000余件,以设计的方式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铭记历史,和平前行”“举国之殇,永志不忘,不负韶华,圆梦中华”“勿忘国耻,铭记历史,吾辈自强,振兴中华”……12月13日,南京工程学院师生在“和平许愿墙”前,通过留言便签和折千纸鹤的方式表达对逝去同胞的哀思,鲜红条幅上满密的签名,饱含着缅怀先人的浓浓深情,表达着对永续和平的殷殷期待。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学生程星凯说:“我们要珍惜和平,‘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如今幸福和平的生活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要倍加珍惜、坚定捍卫。”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程晓琳 杨频萍 叶真 葛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