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会议强调,要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推动新时代鱼米之乡建设取得新成效、迈出新步伐。“三农”工作一边连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边连着建设新时代农业强国的宏伟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广大党员干部需用心执握好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与人才队伍之“三笔”,用力挥洒党建、科技、制度之“农墨”,用情绘就江苏“三农”新图景。
执握粮食安全之“笔”,挥洒党建之“墨”,勾勒“稻香秫熟暮秋天”的丰收图景。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确保粮食面积、产量不掉下来,供给、市场不出问题,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对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但整体而言粮食安全基础并不稳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落实党政同责,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绷紧粮食安全之弦,增强重农固本意识,把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在“三农”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把握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明确要求,做好粮食稳产增产工作,让人民群众端稳端好“中国饭碗”,确保以坚强有力的党组织建设将乡村振兴工作机制贯彻到底,从而勾勒“稻香秫熟暮秋天”的丰收图景。
执握农业产业之“笔”,挥洒科技之“墨”,描绘“东风吹水绿参差”的生机图景。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作为鱼米之乡,在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方面,江苏制定了《江苏省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提出构建特色鲜明、链条完整、主体壮大、农户参与度高、增收带动力强的“4+13+N”农业全产业链体系。下一步,江苏将以农业全产业链建设为主线,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路径,更深层次推动产业融合创新,更高质量推动加工业态升级,更大力度激发产业主体活力,更高水平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广大党员干部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各地龙头企业的合作研究,为他们搭建交流平台,助力各方主体在关键核心技术上积极推进,推动农业产业链与科技创新链充分融合,让现代科技为广袤的田野赋上“东风吹水绿参差”的盎然生机。
执握人才队伍之“笔”,挥洒制度之“墨”,临摹“千片赤英霞烂烂”的荟萃图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要培育一支政治过硬、作风过硬、本领过硬的乡村振兴队伍,为“三农”工作筑牢坚实保障,就必须打好引才育才的组合拳,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优育优的体制机制。一方面,在搭建好招“凤”引“蝶”引才平台的基础上,打破种种阻碍人才引进的条条框框,解决好人才在安居、社保、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完善人才奖励激励机制,激发人才主动性与创新性。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将育才作为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充分激发新农人、田秀才、土专家、农创客等各类乡土人才的工作潜能,让他们既能在地方高校、科研院所等学习平台不断丰富理论知识,又能在田间地头不断增强实践本领,进而让“千片赤英霞烂烂”的群英荟萃之图景在乡间的广阔土地上徐徐舒展。(张晓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