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黄海湿地万物生,探路书写生态文明答卷的“盐城范例”

穿行湿地,河汊纵横;极目远眺,绿水交融。

新年伊始,世界自然遗产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保护范围内的盐城东台市川水湾海岸带吸引了大批水鸟、麋鹿等野生动物抢先“入住”。它们或成群结队,或翩跹伴飞,或悠闲觅食,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这是我国首个在海岸带遗产地开展的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它的成功修复,将作为积累海岸带遗产地保护与管理的第一手经验,为破解全球性生态保护难题提供智慧与技术支撑。”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杨洪燕说。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盐城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充分发挥“天蓝地绿基因红”独特优势,持续守护世界自然遗产、国际湿地城市两张耀眼的国际名片,努力打造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盐城范例”。

厚植高颜值生态“绿”底色

上午10点,东台市川水湾湿地上空大雾消散,湿地管理员吴燕飞立马挂上望远镜,驱车前去开展日常巡逻工作。记者在随行途中看到,高空、浅滩、河面随处可见海鸥、反嘴鹬、白骨顶鸡、白鹭、东方白鹳等鸟类成群的身影,它们时而觅食休憩,时而低空滑翔,鸟鸣声不绝于耳,为湿地带来勃勃生机。

川水湾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区位于东台河入海口南北侧,占地1.9万亩,涉及岸线长度约6公里。半个多世纪来,受海岸侵蚀、海岸带湿地围垦、外来物种入侵等因素影响,引起生态系统退化。2022年,中央财政资金补助项目总投资1.68亿元,用于修复川水湾海岸带,恢复鸟类栖息湿地生境,堪称候鸟等野生动物的“安居工程”。

“我们综合采用‘湿地水文水系修复+湿地微地形修复+湿地植被修复+鸟类栖息地修复+互花米草防治’措施,探索海岸带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东台沿海经济区条子泥湿地服务中心主任姜文魁是该项目现场负责人,他说,如今修复区呈现出新景象,曾经的鱼塘和土埂已被推掉,营造出鸟类喜欢的不同生境。

“这片湿地在按类型划分为淡水湿地、咸淡水湿地、咸水湿地的基础上,又细分为禾草沼泽、潮沟、咸水光滩等11种生境。”中交上航局川水湾海岸带湿地修复项目安全负责人饶彪期说,“我身后这块修复过的咸水区连接大海,其滩边水系接近自然滩涂,水鸟很喜欢到这种独立而完整的生态系统里繁衍生息。”

生态好不好,鸟儿先知道。长期从事鸟类调查工作的生态摄影师李东明,用镜头佐证了饶彪期的说法,诠释了生态之美,“我不仅在这里发现了黑脸琵鹭、白琵鹭,而且凡是在条子泥能见到的鸟类,来川水湾也能看到,说明生态修复发挥了关键作用。”

目前,途经川水湾越冬的候鸟种类繁多、数量可观,完善的湿地生态环境不仅接纳了鸻鹬类、雁鸭类、鸥鹭类,还有少量鹞隼类等数万只候鸟在此栖息觅食。滩涂上丰富的食物类型让各种候鸟都能吃饱吃好,这里一片那里一群,你方唱罢我来唱,到处都是鸟类和谐共生、欢唱合鸣的美妙场景。

科学修复“治标”又“治本”

川水湾沿线原貌为由潟湖、潮沟、光滩等组成的滨海生态系统,是很多蟹类、贝类、鱼类等海洋动物和鸟类的生存与活动场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然而,海堤外滩涂区域却被号称“生态杀手”的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群落占据,抑制了滩涂原生植被的生长,进而影响本土盐沼植物多样性,对依赖碱蓬等群落繁殖的鸟类,如黑嘴鸥、普通燕鸥、鸻鹬类等产生不利影响,降低了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的鸟类栖息地功能。

湿地植物是鸟类栖息地生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净化水质起重要作用。因此,构建不同湿地植物生境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治理?“在盐沼湿地,采用刈割、淹水、翻耕等单一物理治理技术,以及‘刈割+翻耕、刈割+淹水’等物理治理技术。”姜文魁说。

此外,东台沿海经济区与复旦大学联合成立“东台复旦湿地保护联合创新中心”,主要对湿地土壤、互花米草进行定期取样和野外监测;研究湿地植物物种组成与生物量,探究互花米草对环境生态的影响以及防治和修复对策,研究制定湿地保护和修复方案。令人欣喜的是,该团队已在互花米草治理与资源化利用、滩涂碳汇、土壤修复、流域水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阶段性突破。

记者在川水湾项目现场看到,7000多亩互花米草被割下秆茎深埋地下,这是眼下最有效的治理方法。“我们对不同深度土壤进行土样采集,想研发一种生态农药,只针对互花米草,不影响底栖生物。”复旦大学的李果博士所在的团队有10多位年轻人,专业从事互花米草的治理,与传统的“一除了之”不同,他们治理的是互花米草的生态负效益。

“通过生物多样性来促进互花米草的治理,我们希望滩涂是多彩的、丰富的,有芦苇、碱蓬,也有互花米草,甚至还能栽上树,让生物多样性得到提升,最终能让更多鸟儿在此落脚。”李果说。

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行稳致远

湿地如何保护?怎样长效管理?

为保护湿地资源,遏制退化趋势,实现良性发展,盐城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绿色发展主题,始终坚持把湿地保护和修复作为生态建市、生态立市的重要内容和行动自觉,因地制宜编制了《盐城市湿地保护总体规划》,明确未来一定时期的湿地保护工作方向。针对盐城湿地保护修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守好生态底色,强化政策保障是关键。《盐城市黄海湿地保护条例》《盐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等文件出台后,盐城市还设立黄海湿地环境资源法庭,与复旦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红树林基金会等众多院校和民间组织深度合作,共建北京林业大学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东台野外站和勺嘴鹬保护联盟秘书处,开展湿地保护、鸟类迁飞区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等工作。

生态改善,绝非一日之功。除了不断复制“720”成功经验,为各种生物打造更多适合生存的栖息地外,东台沿海经济区还着力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参与度,不断转化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加强市场化操作,为湿地保护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弶港镇有不少小渔村,村民们祖祖辈辈以捕鱼为生。随着生态修复工作的推进,村民积极响应政府“退渔还湿”号召,退出围垦鱼塘并建立巡护队,保证保护区内没有违法违规养殖。为保证渔民生活,当地也出台了补偿政策。

渔民刘斌是一名滩涂承包户,从事贝类天然养殖。他说,过去互花米草长得密密麻麻,阻碍海水涨潮,不利于泥螺繁殖。经过这两年治理,泥螺生存环境得到改善,既为鸟类提供了充足食物来源,也给他们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去年泥螺产量较往年增加10%至15%。

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盐城正像守护绿水青山一样呵护海洋,一手抓整治修复、放大生态优势,一手抓产业培育、挖掘发展潜力。“我们的目标是大力提高海岸带生态系统质量、稳定性和服务功能,恢复珍稀濒危候鸟栖息地,使植物、底栖、鱼类、鸟类物种多样性均显著增加,将东台沿海打造成世界级滨海湿地保护样板。”东台沿海经济区负责人信心满满。

祁兆胜 赵亮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