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设备更新、鼓励发展新模式……在2月2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新”字串珠成链,成为新春以来这场布局财经工作会议的最大看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要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必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这些重要论述,为全年经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消费是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这些年来,随着消费市场持续升温,人们对消费品迭代升级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2024年是全国消费促进年,党中央从一开年就着力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这一关键施策,为消费市场进一步注入政策动力。政策加持,企业正“摩拳擦掌”,抢抓机遇,力争在设备更新、消费品升级、以旧换新的赛道上跑在前端,赢得市场份额。同样,以旧换新也刺激着人们的消费信心,人们更加期待在政策牵引下,进一步丰富消费供给,在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场景中共享更多发展红利,在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消费热点中打开更多新意,增进“幸福指数”。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一头连着千家万户。谈消费,这“两头”都要平衡和兼顾。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一语中的,指明重要性——实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对此,拉动“消费马车”疾驰,就要放远目光,在结构升级赛道上不断提速。对此,作为企业,当紧盯市场消费新走势、人们消费新需求等,推动创新产品、创意成果等在城乡大地上加快流动起来,在新一轮以旧换新等行动中激起奋进的“浪花”,澎湃消费新活力。唱响消费“兴旺歌”,不是企业的“独角戏”,关键还要看消费者的信心。不论是鼓励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品以旧换新,还是推动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都要让消费者看到“值得”,消费者换新的过程中,既在看品质、品牌、服务等消费体验,还要看价格。只有“性价比”高,才能赢得消费者,在大规模回收循环利用、“换新+回收”实践中赢得市场,做强做大。
如果说以旧换新是从消费端发力,激活经济“细胞”,那么设备换新、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是从生产制造端、供给场景为企业以另一种方式“输血”。设备更新、淘汰过旧产能,从短期看,企业要投入一定成本,但从长线看,设备更新有助于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可在向“新”而行中引入更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是利长远的。而物流作为实体经济的“筋络”,只有优化主干线大通道,破解堵点卡点,打通“主动脉”,改善“微循环”,才能有效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企业设备更新、以旧换新等注入活力,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各地当锚定互联互通,持续打通物流“关节”,铺展一幅“路通业兴”的新画卷。
只有补齐短板,才能把握机遇。这些年来,我国综合立体交通网加快完善,物流保通保畅有力推进,“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逐步构建,物流运输组织效率不断提升。但也应看到,我国西部铁路“留白”太大、城乡物流不够畅通、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运输“公转铁”“公转水”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各地当把强“筋络”与促消费、稳经济、调结构等有机结合起来,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打通“断头路”、畅通主动脉,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有效推动各领域经济提质扩量升级。
改革落子,激活全盘。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进一步吹响改革号角,从设备更新到以旧换新,再到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推动宏观布局落地,离不开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催化”和牵引,各地当因地制宜,细化措施,推动各项部署要求落实落细。企业当嗅觉灵敏,提前布局,深融市场,在中国活力大市场中激起更大的兴业“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