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牛眼观•教育说|让“有看头”的博物馆成为更多孩子的实境课堂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说:“南京的博物馆还是很有看头的。”提出了殷切希望:“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让博物馆成为更多孩子能参与学习、探究、实践的“第二课堂”,前景正广阔,也值得文博场馆和学校、社会、家庭协力继续开展多样探索。

伴随着文博热持续升温,各大博物场馆成为网红地点,节假日期间一票难求,走进博物馆参观的众多观众中,除了打卡的游客,中小学生是重要的群体。博物馆热对于中小学生意味着什么,为何能吸引广大学生群体,应该怎样进一步发挥好其教育功能?

我国博物馆资源越来越多。加上近日第五批公示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一级博物馆将达到300多家。博物馆不仅展现历史文化底蕴,很多也融入了现代技术创新、未来科技展望,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既能发挥思政教育、德育功能,也是进行科技教育、美育的教育场域,可以成为一种“综合课堂”。

近年来,各地一些“专业度拉满”、自信介绍文物的博物馆小讲解员频频出圈。以江苏南京为例,中小学生也纷纷走进文博场所,成为志愿者、讲解员,在孩子们为参观者认真的服务、讲解中,自身也经历了沉浸式学习的过程。博物馆这个“综合课堂”,正适合孩子们跨学科学习和实践的需要,校馆在联手互动中,可以引入多学科、多场馆、多师资的资源,利用好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让博物馆“课程”真正丰富起来、多彩起来,让校园之外的学习更生动活泼,促进孩子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

众多的博物馆,让孩子们在研学中拓宽眼界和认知边界,还可以提高动手和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可称之为“行走的课堂”。

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携手文博场馆,充分发挥教育目标一致性、地缘位置相近性等各种优势,统筹、利用好资源,让学生更便捷地走进博物馆,或拓展博物馆相关课程。如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的课后服务中,各校结合实际构建了“15分钟教育圈”,利用了周边的公益性教科文体场域或空间,打造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走进周边的六朝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研学,正成为南京不少中小学生的体验场景。作为“行走的课堂”,博物馆不妨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利用节假日和课后,积极为中小学生开设通识和体验活动,比如非遗手工、话题探讨、科创实践,引导孩子多重体验、深入思考,在积累文明历史知识的同时,在传承和弘扬中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主体性。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孩子天生对具象的事物有着感受力,面对实物和情景,更容易接受信息、知识和情感的传递。博物馆在再现历史、文化的场景中,以各式各样的文物、影像、技术为载体,以校馆联手的延伸课程为平台,以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为媒介,让孩子经历多种感官的真实沉浸,使孩子产生学习、认知的亲切感,更能唤起孩子心灵和情感的真切共鸣。

让博物馆成为更多孩子的实境课堂,也有助于博物馆连接时代需求,满足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针对下一代发挥好教育功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文化浸润,立德树人,让“火”起来的博物馆真正“活”起来。

期待通过更丰富科学的馆校联动,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让“很有看头”的博物馆更可看、可感、可知,成为更多孩子的实境课堂,让青少年文博学习体验更有“盼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评论员  薛蓓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