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地评线】荔枝网评:释放数据价值 “慧”见数字未来

特约评论员/艾佩韦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明确到2029年,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体制机制基本建立。这是国内关于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首个文件。

数据,被看作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在纺织行业,企业可以通过打通产供销数据,实现定制化生产,更好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在生命科学领域,科研工作者可以通过由海量数据构建起的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在几天内就预测出蛋白质结构,进一步提升创新速度;在隧道作业中,高技能劳动者可以凭借对地质数据、设备数据和以往工程数据的复用,将工作经验“传授”给机器,从而节能增效……一个个生动的应用场景,充分彰显了数据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上的显著成效和巨大潜力。

据测算,数据流动量每增加10%,将带动GDP增长0.2%,数据流动对各行业利润增长的平均促进率为10%左右。我国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截至2023年底,我国数据生产总量超过32泽字节(ZB),位居全球第二,我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数据大国”。同时,数据正加快从丰富的资源转换为蓬勃的生产力,2022年中国数据交易行业市场规模达到876.8亿元,占全球数据交易市场规模的13.4%、亚洲的66.5%,预计到2030年总规模有望突破5000亿元。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我国具备坚实基础和广阔空间。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数据要素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把握机遇,着力加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让数据要素价值得到充分释放,赋能经济提质增效正当其时。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是从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角度出发,面向社会提供数据采集、汇聚、传输、加工、流通、利用、运营、安全服务的一类新型基础设施,集成了硬件、软件、模型算法、标准规范、机制设计等重点内容,能够有效支撑数据的流通和利用。2023年,我国数据产业规模达2万亿元,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离不开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有力支撑。立足当下,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进一步增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的夯基作用,解决好数据流通的堵点、难点问题,畅通海量数据惠及千行百业的绿色通道。

认真贯彻落实《指引》要求,凝聚合力、精准发力。突出夯基固本,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监测调度平台建设和传统网络设施优化升级,完善全国“一张网”;破除数据壁垒,支撑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有序流通和共享应用,形成全国数据“一本账”;回应服务需求,支持建设政务服务大模型,优化政务服务“一条龙”;发挥集聚效应,鼓励提升数据加工、测试、建模验证、安全实验等社会化服务能力,打造产学研用“一公里”工作圈等等。坚持多措并举,加快形成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基本格局,助推数据要素价值加快转化为经济发展价值。

奋楫者先,创新者强。从夯实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做起,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引领驱动数字化发展,“汇通海量数据、惠及千行百业、慧见数字未来”的美好愿景必将如期转化为美好现实,更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艾佩韦)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