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六,冬日暖阳下,泗洪县魏营镇前营社区,工人正在操作农药植保机进行红蜘蛛病防治。远远望去,高低起伏的田地,铺满了绿油油小麦,宛若油画。
“托管种植真是好,省心省力没烦恼。田间管理专人搞,收入满满没减少。”谈及土地“托管”,前营社区居民王绍安兴致勃勃地编起了顺口溜,言语间满是认可与称赞。
前营社区地处泗洪县西南岗片区,地势复杂,高洼不平,常年降水稀少,以麦和杂粮为主,属于典型的岗坡地。贫瘠的土地不仅导致农作物产量较低,而且部分土地还面临着无人耕种管理的尴尬局面。“全村1122户5120人中,从事农业劳动的不到一半,且大部分是60岁左右的人。”前营社区党总支书记李生辉说。
为了有效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问题,魏营镇试点土地“托管”工作。去年社区和泗洪县供销社达成合作,通过“租金+二次分红”的利益分配机制,引导零散种植户将土地进行托管。社区首批有158户村民积极响应,拿出了1000多亩地参与土地“托管”。“我们与苏酒集团签订了定向高粱收购协议,在保证农户750元每亩土地租金基础上,土地产出除去各项生产性支出成本后,剩余的纯利润按照5∶3∶2比例分配给农户、村(居)集体和服务主体。”李生辉告诉记者,以往土地亩均流转收入还不足500 元,如今土地“托管”,租金收入得到了大幅提升。
土地托管出去后,泗洪县畅达供销有限公司受县供销总社委托,开展“耕、种、管、收、售”全程托管服务。公司总经理陈大勇告诉记者,所有托管的土地都参加了农业保险,一旦遇上自然灾害,就能获取相应的赔偿,每亩最高可以赔付800元。
“去年种植的高粱大获丰收,高粱收购价达到了3.4元每公斤。”李生辉说,与种植玉米、花生相比,每亩仅成本就节省近200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超10万元。
农户王绍安告诉记者,家里一共12亩地,以前一家人都扑在土地上,每年纯收入1.3万元。如今,土地托管收入预计有1.6万元。“土地托管后,我去镇上应聘了环卫工,干一份活拿两份钱。”
前营社区是省领导的乡村振兴挂钩联系点,去年6月省领导在现场调研时明确提出,立足资源禀赋,发展规模化、产业化种植,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在魏营镇党委书记冯超看来,土地“托管”模式,不只让贫瘠的土地生“金”,还推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实现了农民增收、村集体壮大以及供销总社发展“三赢”。
截至去年底,土地“托管”模式已在泗洪县13个乡镇35个村(居)试行,1.2万余名农民脱离了土地进厂务工或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