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文化中国行】非遗里的春节:剪出来的中国白描


2024年,中国的春节申遗成功,涵盖了年俗饮食非遗、春节艺术非遗、春节娱乐非遗和春节礼俗仪式非遗这四大项。其中,春节艺术非遗中,就包括了剪纸、窗花、年画等民俗艺术,这些保留至今的传统民俗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呢?

江苏台记者倪娜说:“扬州是中国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2006年,扬州剪纸就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记者来到了扬州市珍宝馆,拜访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赵红妹,同时也要向赵老师讨教扬州剪纸这门非遗技艺。”

据记者了解,中国剪纸是分派分地域的,每个地方呈现出来的特色也是不尽相同的。那么,扬州剪纸有什么样的特色呢?

扬州剪纸(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赵红妹说:“扬州剪纸以细腻、玲珑、雅致所著称的。细腻是从这些花瓣上所表现的,要达到线如胡须。雅致体现在折枝花卉,还要动静结合。扬州剪纸的前身是剪花样,是给绣娘们作为底样用的。”

中国剪纸,分为南方派、江浙派、北方派。扬州剪纸从刺绣花样发展到现在的艺术型剪纸,其表现手法和中国画白描的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了让初学的记者更好上手,赵老师选择了“茶花”作为今天的剪纸图案。用透写纸临摹茶花就成了第一步要做的事,这里还需要设计一下,只需要画出花头,可以把花骨朵嫁接过去。

第一步是设计画稿。扬州剪纸需要同时剪四张宣纸,要想把草稿图誊到宣纸上,需要借助几枚大头针和一支没有油的圆珠笔。

赵红妹说:“剪四张宣纸的时候,纸是挺了,剪刀剪口的切口度是正好的。用大头针别住,将草稿图和宣纸合在一起,这样在画下一步白描的时候就不会有错位。”

第二步是描出画痕。图案若隐若现于宣纸上之后,就要在宣纸上扎点,并在宣纸的几个方位上插上纸捻。在剪纸的时候,把不要的一些地方都用针或者剪刀给它扎在一起,这个纸捻就类似于订书针的作用。

第三步是扎宣纸,插纸捻。准备工作就绪,正式开剪。“茶花”图案,需要运用阴剪和阳剪两种技法。阳剪就是线线相连,剪的时候每个点的地方都是连着的,没有断开。叶子用的是阴剪,是线线相断的,每个地方都是断开的,要突出它的主筋络。

第四步是剪图案。实践证明,要想把图案剪得线如胡须、流畅生动绝非易事,剪纸和画图比起来,难度大得多。所幸在赵老师的帮助下,茶花被完整剪出来了,等待它的就差装裱了。

第五步是装裱。历经三个多小时,记者体验的这幅茶花作品终于完工了,虽然刀工很粗糙,手艺也不精,但是非常有成就感,因为记者终于体会到了镂空艺术所带来的视觉享受,同时也见识到了赵老师一把剪刀、一张纸背后的深厚功力。因为她的每一幅作品,都要剪出其生命力。

每到春节,扬州的剪纸艺人们都会用红纸剪出一些“门笺”贴在大门、灶台等处,也会用白色宣纸剪出一些以花鸟图案为主的作品,来报春祈福。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一直传承至今,它充实于各种民俗活动中,是中国民间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态之一,这样的非遗技艺,需要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倪娜 王昕 王泽坤 徐圆明 郑伟 陈忠耀 编辑/胡超)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