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年俗报春意 星火满人间

南通市濠河景区上演传统民俗“打铁花”。 李斌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寓意打去冬日的懒惰迎来新春生机的“打春牛”,象征渡过生活中重重难关迎来好日子的“走北边”,“跟着财神跑起来”的街头挑战赛,欢庆丰收祈盼来年风调雨顺的“跳马灯”——乙巳新春的江苏大地上,传统年俗与创新表达正谱写着动人的新春序曲。记者春节走访发现,在守正创新的脉络里,年俗活动正以更富时代感的方式唤醒集体记忆,科技赋能与文化创意的双翼,正在让“老传统”焕发“新春意”。

南京:“跳马灯”长精神

夜色歌舞中,2人引阵、4人举灯,其余人“骑”上大“马”,左手拎起马头、右手握着马鞭,在锣鼓声中起舞,并不停变换阵型,传承了400多年的南京市江宁区章山王马灯,在今年腊月二十七的凤凰村首届乡村春晚上提前亮相;高淳老街上人头攒动,国家级“非遗”东坝大马灯精彩上演,九匹马组成一个队列,走街串巷,热闹非凡,展现了人们过新年的龙马精神……这个春节,南京城乡开展多彩的民俗传统活动,迎接新春的到来。

大年初二晚7点,溧水区晶桥镇芝山村迎来“文化大餐”——跳马灯表演。在节奏感极强的铿锵声里,马灯队伍在会旗的率领下全部登场,头尾相接绕场一圈,再在令旗的指挥下忽左忽右、忽东忽西,剪刀阵、梅花阵、龙门阵、荷花阵等10余套阵穿梭上演,80多名演员在跑动中变换阵势,衔接自如,配合默契,时而游龙翻舞,时而群马奔跃,时而双马打斗,在锣鼓喧天中满场灯火。马灯队走到高潮时,摆出了“风调雨顺”4个字。

曹庄马灯。 朱红生 摄

“曹庄马灯一共有14匹马和2头牛,主要是以历代英雄人物的战争场景为表现内容,距今已有三四百年。”曹庄马灯传承人芮美荣介绍,如今已是当地群众在春节期间表演的一项喜庆民俗活动,既是欢庆当年的丰收,也祈盼来年风调雨顺。

当秀美乡村唤醒民俗传统时,城里的人们同样在多彩的“非遗”活动中徜徉。位于鼓楼区颐和路街区的南京首家星巴克非遗概念店赶在了过年前开业,独栋公馆里“非遗”元素拉满,扎染、织锦、麻编、刺绣、掐丝珐琅等多项非遗技艺与咖啡醇香巧妙碰撞,一幅云锦拼贴而成的“南京”艺术书法,在这个春节成为许多市民游客的打卡点。

苏州:跟着“财神”跑起来

“大年初五跟着财神跑起来!”2月2日,苏州高新区狮山文化广场热闹非凡,苏州市首届街头田径挑战赛在此开赛。人群中,贴着参赛号码牌的伍齐源和他的两个侄子刚做完赛前热身,三人互相加油打气:拿下8.8公里!

上午10点,一声“开跑”,2025名选手跟着领跑员“财神”和“福禄寿喜”迈步出发,共同环绕狮山文化广场奔跑,寓意新的一年好运连连。现场加油欢呼声此起彼伏。

“五路财神”为市民送祝福。(苏州高新区工委宣传部供图)

本次街头田径挑战赛还设置了“新春投一次”实心球投掷挑战赛、立定跳远街头争霸赛和跳高街头表演赛等,选手在完成挑战后可以领取含有周边商家消费券的福气礼包,掀起酣畅淋漓的全民运动热潮和消费热潮。

随着街头田径挑战赛开赛,为期3天的狮山市集春节系列活动同步启动。新春佳节,狮山市集主打文体旅科商融合,苏式年货、南北风味、非遗文创、年俗活动等应有尽有,川剧变脸、小丑互动、乐队表演、国潮热舞等精彩演出轮番上演,射箭、投壶等国风互动项目人气满满,将欢乐气氛推向高潮。

来到苏州古城观前街,一年一度的迎财神民俗活动也在人群簇拥中开启。苏州人有“荡荡观前街,白相玄妙观”的习俗,在现场年货摊位上,剪纸、灯笼、中国结、“蛇元素”手工艺品等应有尽有。各式老字号摊位,摆满了好玩的、好吃的非遗好物,市民游客根据各自的清单“淘”年货,把福气、财气、运气带回家。

徐州:观村界杯盛宴 享冰雪季激情

大年初五,沛县鹿楼镇七八堡村的足球场上热闹非凡,沛县老友足球队和济宁新英才足球队的队员们“激战”正酣,传球、抢断、射门的画面不断上演。今年的沛县“村界杯”,吸引了全国90余支球队、2600余名运动员参赛,相较去年参赛队伍数量近乎翻倍。

观众席上,掌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从上海回乡过年的村民孟波感慨:“每年我们都会来‘村界杯’,既感受家乡的温暖与活力,也为沛县不断发展的足球文化感到骄傲。”在七堡村和八堡村,过年踢球的习俗传承了近百年,看球过大年,也成为村民的新年俗。

球场一侧是文旅产品宣传展区,面塑、沛县冷面、羊肉汤摊位前游客络绎不绝,不少地方特色文创产品吸引眼球。今年的“村界杯”还有了一项新荣誉——“观村界杯盛宴,享冰雪季激情”户外运动线路,入选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2025年春节假期户外运动精品线路。

在沛县以东,贾汪区督公山滑雪乐园里,滑雪圈、雪地摩托等娱乐项目,在春节假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滑雪场一侧有山石林立,银装素裹,这是督公山滑雪乐园今年新增的雪山打卡拍照点,为现场游客增添了新的游玩体验。

“早就听说周边滑雪场就数徐州规模较大,所以特意和朋友一起过来体验,超出意料!”来自山东济南的燕先生说,督公山滑雪乐园还有夜场,让人尽享夜间在光影之间滑雪的乐趣。“我们雪场设有初、中、高级雪道,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春节期间外省游客占比超过50%,最远的来自广东。”督公山滑雪乐园负责人柯存威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贾汪区拥有3个户外滑雪场,总面积16万平方米,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以上,年营业额突破1300万元。聚焦“冰雪经济”,贾汪在今年春节期间推出100余场冬季文旅促消费系列活动,围绕潘安湖片区和大洞山片区两大板块,甄选多条“串珠成链”的精品文旅线路,融合非遗传统、登高健身、冰雪运动等,打造年味更足、氛围更浓的贾汪特色中国年。

阜宁:“打春牛”奏响春耕序曲

“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四打六畜兴旺,五打万事大吉,六打天下太平……”2月2日上午9时,2025中国·阜宁第八届“打春牛 贺新春”民俗展演活动在阜宁县庙湾古城精彩上演,人们在鞭打春牛中迎接新春,感受流传千百年的农耕习俗。

“打春牛 贺新春”活动共分为序·金蛇狂舞、第一篇章·民俗传承、第二篇章·魅力水乡、第三篇章·春牛昂首四个部分,热热闹闹的“打春牛”民俗表演寓意着打去冬日的懒惰,迎来新春的生机,鼓励人们积极工作,努力奋斗。

阜宁立春“打春牛”的习俗中,“鞭春牛”仪式最为热烈隆重。上午9时,在执礼官的主持下,扮作古代县衙官员者带着乡民执鞭打牛,百姓围坐四周观看,纷纷为之赞好。礼毕,执礼官将春牛肚子里的阜宁大糕、糖果、谷物等分散给四邻的观众,祈福人们新年步步登高。

祈福迎祥,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演,诉述了世世代代的农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景。执鞭打牛,提醒人们春耕即将开始,早做准备,莫误农时。民俗展演《双脚踏上幸福路》《上春山》《又闻大糕香》等节目,让观众感受到非遗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为春节增添了浓厚节日氛围,赢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和掌声。

无锡:舞“太平龙”许吉祥愿

“快点来,咱们一起去沾沾‘太平龙’的喜气!”大年初一到初三,在无锡惠山区天上村前历史文化街区,有着450多年历史的“村前太平龙”在空中翻腾起舞,气势磅礴。民俗贺春,吸引大批市民游客感受传统中国年的独特魅力与浓厚氛围。

长达18米的“村前太平龙”穿梭在“天上村前”的黛瓦白墙之间,所到之处,观众如潮而至,欢声雷动,喜庆非凡。腰鼓队、道旗队、龙灯队、龙旗队等紧跟“村前太平龙”身后,浩浩荡荡,蔚为壮观。不时有人在“太平龙”经过时,摸一把龙身,用这种传统习俗祈福护佑家人平安健康。

原来,在村前村,“太平龙”是保一方平安的吉祥物。太平龙灯的“龙衣”不知已换过多少回,但龙骨一直只是修补,其中可能还留有明清时期的竹篾。如今,太平舞龙这项传统民俗活动,已成为当地过年不可或缺的元素。

“太平舞龙,舞出风调雨顺、吉祥如意、万世太平!”天上村前太平龙第二十二代传承人胡和平说,以后将继续把舞龙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这条“太平龙”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天上村前历史文化街区亮相央视春晚,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在解锁春晚同款视角的同时,还能逛年货市集、赏乐队演出,并在“村前太平龙”的翻飞跃动中,感受一份绵延400多年的美好祝福。

镇江:“金山抬金”祈愿丰年

“上金山,抬金子”,正月初五一早,镇江金山公园内人群涌动,市民、游客来到江天禅寺的财神殿供财神,热热闹闹祈愿丰年。传说唐代时裴头陀在此开山得金建寺,匾额上“江天禅寺”4字是清康熙皇帝亲笔题写,而从晚清起,镇江地区便流传着“骑驴上金山”的民俗。

镇江金山公园人头攒动。

从西津古渡“五十三坡”到金山,如今重走这条“民俗路线”,不再“骑驴看景”,但漫步景区、街区之间,一晃一悠,沿途都是“年味满满”的民俗文化大餐。

在金山景区大道上,“白娘子”“小青”“许仙”从人群中走来,游客不仅能参与沉浸式表演,还可参与集章、领取金山祈福伴手礼;在焦山景区,“乾隆”巡游队伍浩浩荡荡,演员们不断和观众互动;北固山景区的“刘备招亲”大型实景演出现场,“刘备”“孙尚香”与游人对诗词……文化典故花样“演绎”、红红火火,传统文化焕发新意。

往街区深处走去,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太平泥叫叫传承点内,传承人周宝康和徒弟唐颍正向游客展示太平泥叫叫的制作过程。蛇年新春,周宝康设计了一个球形的太平泥叫叫,球体上粉色梅花图案遍布“蛇身”,“粉色梅花是太平泥叫叫最古老、最传统的花纹元素之一,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勃发。”

面对大家,周宝康捧起这个圆滚滚的泥叫叫,吹出清脆悦耳的哨声,传达蛇年太平吉祥的美好祝福,他还为此特意写了一副对联:“太平真富贵,天地有清音,横批——叫响镇江!”

他的徒弟唐颍则采用了精美的镂空设计并进行色彩喷涂,泥叫叫摇身一变,从传统黑亮“肤色”成了“金闪闪”。跟着唐颍忙前忙后的,还有她的徒弟——镇江市中山路小学的吴若怡,10岁的她学做太平泥叫叫一年多,所制作的蛇年太平泥叫叫是可以拼接堆叠的正方体,造型独特、玩法有趣,传统非遗更显“新潮”韵味。

宿迁:“走北边”巡游闹新春

正月初二下午,一场“走北边”民俗巡游活动把宿迁的“年味”带上高潮,尤其是今年还搭配了点灯祈福、花灯巡游、非遗展演等有趣的活动,让许多人难忘。

据了解,“走北边”这一习俗源于本地人对宿迁古城因洪水迁移的纪念。每当夜幕降临,人们便会手提各式各样的灯笼,走过一座座桥梁,以此寓意渡过生活中的重重难关,同时寄托着对新年健康、平安的美好祈愿。早期的“走北边”主要仪式有踏青、走桥等活动;到清代中期,由于大运河贸易繁荣给宿迁带来了多元文化融合,商业贸易、文化信仰等众多内容融入“走北边”习俗,成为当时宿迁城内最热闹的民俗活动;后来,“走北边”逐渐演变为吃马蹄糕、提灯笼、摸石狮子、走桥、扣百子等众多仪式,不同仪式对应不同群体,成为人人可参与的节日习俗。今年,宿迁市举办的2025“走北边”大型民俗巡游活动将体育、表演、祈福、美食打卡等活动相结合、再创造,成了独具宿迁特色的民俗活动。

活动开始后,花车在前方引路,舞龙舞狮在旁,七仙女、五路财神、土地公、城隍爷、项羽、虞姬等人物造型行走在路上,引得许多市民一路跟随“走北边”。

“走北边”作为宿迁一项传统的民俗活动,是宿迁南北移民社会特点和城市变迁特色的见证。今年的“走北边”巡游共设5个方阵,除了民俗主题方阵、神话主题方阵、英雄主题方阵、非遗主题方阵外,还有来自宿迁各界的市民代表组成的群众方阵。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胡明峰 董翔 陈雨薇 陈悦勤 张涛 卞小燕  魏琳 薛诚 孙旭晖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