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干字当头挑大梁】追“新”逐“质” 制造强省迈出坚实步伐


制造大省的江苏,以产业科技创新为引领,持续加快“1650”产业体系建设,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在迈向制造强省的进程中再上新台阶。

【勇挑大梁 工业经济保持稳健运行】


2024年江苏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超额完成年初定下的目标,增速较2023年加快0.1个百分点。40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4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85%,较2023年提升7.5个百分点。在促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推动下,企业自主研发热情高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态势明显。


近日,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天山胜利隧道顺利贯通,由江苏企业中交天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天山号”“胜利号”掘进机成为打通天山南北的关键利器。据了解,天山胜利隧道地处极寒无人区,地质状况异常复杂,传统的盾构机掘进方式难以推进。为此,中交天和全球首创压注工法,研制出具有两种掘进、三种支护模式的新型硬岩掘进机,穿越了16个大断层,克服了大变形、岩爆、高地应力等复杂的世界性难题,实现了22公里隧道的全线贯通,标志着我国隧道硬岩掘进机装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伴随着多项盾构机技术的突破,2024年,中交天和创新产品订单呈现大幅度增长,特别是海外订单完成目标的130%。


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杨辉说:“2024年中交天和新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分中心、苏州市长大隧道创新联合体,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研发费用投入强度达到4.21%,新增专利45项,并获得国家以及省部级首台套重大设备推广应用。在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下,中交天和2024年利润总额有较大幅度增长,实现了更好效益、更高质量的发展。”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江苏制造不断夯实创新基础。2024年江苏聚焦“1650”产业体系急需突破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建立产业链短板技术清单,支持龙头骨干企业牵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创新资源,开展协同攻关,近年实施的攻关项目已完成验收180多项。此外,全年还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支持首台套、首批次新材料、首版软件研发和应用,有效促进了“江苏制造”发展动能的转换,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9.1%和8.7%,占全省工业比重继续提高。

【强链壮群 集群培育保持全国领先】


产业集群是“江苏制造”的特色和优势,江苏“一群一策”制定培育提升行动计划,帮助企业用好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政策,全省相关企业享受税收优惠近300亿元,居全国前列。围绕“1650”产业体系,江苏实施600项重大工业项目,进一步“强链壮群”。盐城聚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光电显示产业链发展势头强劲,在射阳经济开发区,总投资30亿的信达LED芯片封装项目有力弥补了中游封装的不足,实现从上游芯片、中游封装、下游应用的全链条贯通,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信达光电科技(盐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家鑫说:“我们也将更加生产高精度的灯珠,满足市场的需求。预计项目全部投产后,会达到年收入30亿元,力争打造LED灯珠封装的领军企业。”


工信部新近公布新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胜出名单,苏州高端科技仪器、盐城常州宿迁淮安光伏、苏南特钢材料等3个牵头集群和参与的长三角大飞机集群胜出,入选“国家队”。至此,江苏牵头和参与的国家级集群累计达14个,新增数、总数均为全国最多,并实现13个设区市全覆盖。1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营业收入占全省制造业比重已达七成,对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俞海 周雷 郝朦 供片台/常熟台 射阳台 编辑/李国政)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