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曾因一个天真笑容火遍全网的“外卖宝宝”吗?彼时6个月的李霏儿每天跟着爸爸出门送外卖,小小的身躯坐在外卖箱里,滴溜溜转着大眼睛,对着镜头扑哧一声笑开了花,“外卖宝宝”的笑萌化了数十万网友的心。与此同时,萌娃的处境和爸爸的做法也引得人揪心,担忧和质疑纷至沓来。
时间不语,生活自会给出答案。5年过去了,“外卖宝宝”一家搬进新居,在常州安家落户,今年6岁的霏儿就要上小学了,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正月初八一早,位于常州天宁区浦南新村的一处三居室内,红彤彤的窗花、福字、中国结透出浓浓年味儿。煎荷包蛋、煮麦片糊,妻子杨合群端上热乎乎的早餐,不大的屋里蒸腾起袅袅烟火气。这是李园园开年的第一个工作日。
“爸爸给你头盔,路上注意安全,早点回家!好的,我走啦,拜拜!爸爸拜拜!”
视频里的宝宝长大了,正是眼前这个活泼开朗的霏儿。这是一家三口在新家过的第二个春节,李园园说,他过上了做梦都没想过的日子。
春节前本是外卖小哥最忙碌的时候。但今年提早好几天,李园园就开着满载年货的二手小车,返回夫妻俩的老家安徽砀山、贵州榕江过年,辗转奔波了几千公里,今年暑假之后霏儿就要上小学了,对李园园来说,过年回家的意义就是“让老人知道我们过得挺好的”:“我老婆她也两年没有回贵州了,看到我们安家了,老两口也很欣慰。”
35岁的李园园是安徽人,出身贫困、学历不高的他只能四处卖力气、打零工,2016年的秋天来到常州找了份外卖骑手工作,一人一车,披星戴月。“早上7、8点钟一直干到夜里12点。正常骑手一天只跑30-40单,我一天干了差不多三天的量,跑了97单,一整天人都绷得紧紧的,到第二天手都攥不紧。”
那时候,李园园的时刻表是精确到分秒的。哪一栋楼爬楼梯更快、哪一个小区走哪个门不绕路,最优路线早就刻在他的心里。在计划表之外,一门心思跑单的他和爱情撞了个满怀。2017年,杨合群在一家冒菜店当店员,李园园经常从她手里取餐,一来二去,这位贵州姑娘成了他的新娘。
小霏儿给李园园不足十平方米的出租屋里带来更多的欣喜,还有众多让小夫妻措手不及的时刻。2019年春天,霏儿确诊小儿肺炎,几个月反复的住院治疗费用压得“跑单王”李园园喘不上气。滴答滴答,是女儿手背上的点滴声,也是李园园心中每一单的倒计时。几个月的住院治疗不仅花光家里为数不多的存款,还倒欠不少外债,“总共花了2万来块钱,但是2万多块钱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得了了。”回忆到这坚强的汉子红了眼眶。
没有原生家庭托举、没有父母老人帮衬,风雨中摇荡的小家一时难堪重负。杨合群在菜市场猪肉档口找到一份工作以贴补家用。年幼体弱的女儿谁来带成了最棘手的问题。小夫妻俩商量:上午是菜市场档口忙碌的时候,女儿跟着爸爸去送外卖;到了中午外卖高峰期,李园园再把霏儿送去菜场,由妈妈带。
自此,李园园的电动车上多了一个外卖箱:后面车座上的,是顾客点的外卖;小心翼翼夹在脚下的,是女儿的“摇篮”。给高层住户送餐时,他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提着外卖爬上爬下,“人家一上午送个五单我就送三单,少一点,安全第一。”
每次出门前,李园园会细心准备好婴儿用品,热水、奶瓶、纸尿裤、湿纸巾。霏儿的专属外卖箱里铺了小垫子,坐在里面时,小小的她时不时露出脑袋,顶着箱盖,好奇地观察外面的风景。
那段时间,不论送餐地在哪,李园园都把女儿带在身边。孩子饿了,他会停下来熟练给孩子喂奶。平平无奇的外卖箱,是一个父亲为女儿打造出的避风港,女儿的笑容是他治愈一天疲惫的良药。“我女儿很小就爱笑,我一喊她的名字,她就会使劲顶一下箱子,露出脑袋来露一个笑脸。”
“一开始很多人对你投向不一样的眼光,心里面还是挺愧疚的,觉得人家的小孩都跟他爷爷奶奶当宝贝一样,我们家孩子跟着我风吹日晒。我说,‘闺女你是我最大的软肋,也是爸爸最大的动力’。”
和很多90后一样,李园园和妻子会拍视频记录女儿的成长点滴。霏儿跟着爸爸送外卖一年多后,出乎意料地,因为一条短视频,“外卖宝宝”火爆全网。网络流量如潮水般涌入李园园的账号,有人要给霏儿送衣服、零食,还有人主动提出帮忙照看孩子。李园园衷心感激那些温暖过他们的陌生人,特意录了视频回应关注,也注意到夹杂其中的非议、嘲讽、质疑。“包括现在也有很多人会认出霏儿,‘你是不是小网红?’其实我心里挺排斥的。希望她成为一个平凡的人,能够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和人生的价值。”
“这画的是太阳,这画的是爸爸,这画的是苹果树,希望爸爸平平安安,跑的单越来越多……”女儿渐渐长大,座椅从爸爸脚下的外卖箱换到了爸爸的电动车后座,三岁多的孩子,曾经有一份“工龄”两年多的“外卖工作”。
李园园清楚记得幸福具象化的一刻:送完一天的外卖,晚上回到那个“吃喝都在床上”的简陋出租房,躺在伸不直腿脚的硬板床上,闻到空气中残留的饭菜香,望着睡梦中的妻女,心头是沉甸甸的踏实。“我曾跟妻子说,以后不管日子过得再难,我们一家人不能分开,分开就失去了家的意义。我自己是留守儿童,不想让孩子像我一样。”
后来在粉丝们的建议下,李园园夫妇开始尝试直播带货。白天送外卖,晚上直播,流量时高时低,近一年渐渐不再如当初那般活跃,这位外卖小哥始终淡定以对,他咬定一个朴素的道理:流量是一时的,努力是永恒的。“坚持送外卖,是送外卖给我带来的运气,认识了我老婆,然后让更多的人认识我们,使我的生活得到改善。我视频是围绕生活记录生活,而不是说为了视频而改变生活原有的轨迹。”
李园园的短视频账号下,细碎的日常记录勾勒出小家庭向前的每一步:霏儿学会用勺子吃饭、帮大人刷碗、霏儿上幼儿园了、爸爸买了二手车……
2022年底,李园园夫妻俩攒够首付,买下了这套60多平米的二手房,有了房,在这座城市里真正站稳脚跟,才有了归属感。一年前的搬家前夜,小俩口激动不已:“虽说在别人看来可能不是那么好,但却是我们的全部;房子虽然小了一点,但是我觉得能够装得下我们一家三口的欢声笑语。”
【记者手记】
新的一年,奔赴新程。许许多多的异乡人在奋斗打拼中收获着属于自己的“小确幸”。李园园在新年视频里说,作为普通人或许没有宏大的愿望,只想用尽全力为家遮风挡雨。“内心充满爱,充满对周围、对家人、对所有事物美好的期待,好的事情总会发生。”
陪伴李园园的外卖箱,最多只能承载十来单外卖的重量,但它又举足轻重,一路见证着他从孤身一人到三口之家,从城中村蜗居走到新居,它曾是李园园的全部倚仗,也是一位父亲托起一个家的支点。
(江苏新闻广播/刘雨薇 编辑/郭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