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江苏苏州:149件产品上榜2024年度专利密集型产品名单 累计达235件

近日,中国专利保护协会公布了2024年度专利密集型产品名单。全省共551件产品上榜,其中,苏州有112家企业共149件产品上榜,获评数量占全省27%。截至目前,苏州累计认定专利密集型产品达235件,年度新增数量和累计总量均位居全省第一。

专利密集型产品是指主要由所使用的专利带来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工作,旨在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价值专利(组合),科学引导企业推进高价值专利转化,促进企业提升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着力增强企业创新动力,推动各类创新资源、要素、服务向企业集聚,全面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主动性,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成效凸显。


专利密集型产品数量最多的三家企业


专利密集型产品数量最多的三家企业

发挥知识产权强企作用

做强创新“主力军”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为了进一步赋能创新发展,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加快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打造一批创新实力雄厚、技术优势突出的创新型企业;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企培育工程,分层分类建立培育标准,支持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培育形成一批成长型、优势型、引领型企业,造就一批支撑“1030”产业体系发展的独角兽企业、小巨人企业,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全面增强产业链主导力、整合力、带动力;通过大力开展专利密集型产品培育推广,持续提升企业的创新引领力、产品竞争力、品牌影响力。

截至目前,苏州共有185家企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获评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已累计培育成长型企业1044家、优势型企业300家、引领型企业211家。通过知识产权强企创新沉淀,技术引领带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

提升知识产权创新载体能级

锻造创新“大平台”

为提升载体能级、锻造创新平台,近年来,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积极推动企业建设研发机构,鼓励创新型企业成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与标准协同创新中心,推动专利布局与标准制定的有机融合,探索专利运用和标准实施的有效结合路径,持续开展全国首个知识产权与标准融合计划项目。

同时,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联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机构,成立全国首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必要专利研究中心;引导企业布局建设省级高价值培育中心,引导创新主体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高端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建立深度合作网络,探索高价值专利培育新模式和新路径。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9家单位获批省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90家单位承担市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项目,基本形成省市上下联动、梯队培育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格局;围绕纳米、光电、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开展产业专利信息分析研究,构建产业联盟和专利池,建设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已成立长三角光通信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和专利池、纳米技术应用产业概念验证中心等相关产业知识产权载体,服务企业超1500家。

促进专利转化运用

释放创新“驱动力”

推动“知产”变“资产”,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积极引导高价值专利转化运用,走上经济建设主战场,发挥更大价值;积极探索高校院所专利转化运用新模式,借助知识产权在产业创新集群中的桥梁作用,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工作。针对高校院所的增量专利,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以在全国率先开展的知识产权运营引导项目为切入点,在科技项目研究早期开展知识产权检索和运营工作,根据产业和知识产权数据,动态调整转移转化技术方向,将科技成果精准匹配市场需求,形成产业化。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知识产权运营引导计划项目40项,深化高校院所知识产权归属处置、披露管理、收益分配等改革,完善权益分配政策和激励机制,全面提升产业转化成功率和商业价值;依托江苏国际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重点构建技术与知识产权线上线下交易体系,搭建面向全省企事业单位的专业资源对接平台,加强高校院所技术成果转化;持续打好“组合拳”,拓展专利转化运用通道,争取更多专利成果在苏州落地、开花结果。

下一步,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深入实施知识产权要素配置工程,以企业知识产权能力的提升为指引,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