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跟着代表委员去履职|全国人大代表高华瑞:为加快家政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宽度一定要和裤脚一样,这样好往里面收”“收进去用手压一压,然后再折成小方块”“要和收纳箱比例一致,提前要估算下”……2月14日,在南京快易洁家政服务有限公司,高华瑞站在一群年龄普遍比她要大些的学员中,细致地讲述整理收纳技巧。带完这批学员,高华瑞又来到隔壁培训室,手把手教起烘焙技巧。

高华瑞是江苏省首位来自家政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她的本职和履职,许多工作都在为行业代言、为同行发声。去年全国人代会上,她提交了一份关于发展完善家政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家政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办理过程让她印象深刻。“教育部接到承办建议任务后,第一时间就与我电话沟通,详细了解我的想法。”高华瑞记得,对方既介绍了前期已开展的部分工作,也就下一步工作、将要出台的政策征求她的意见。“可以说,整个过程特别尊重代表意见,也让我感受到相关部门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

去年11月,国家五部门印发《关于深化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的意见》。“这为家政行业人才教育培养、从业人员技能提升、产教融合等指明了方向,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让高华瑞尤其高兴的是,同是在去年,江苏开放大学在省内本科院校中首家开设了家政专业。

高华瑞今年的建议依然围绕家政行业提出。她注意到,当前我国规模巨大的“一老一小”照护需求,现阶段社区服务供给无法满足。她分析,目前社区居家养老设施覆盖率虽然超90%,但服务内容单一,70%仅提供基础日间照料,难以覆盖托育、家政等家庭综合需求。在家政企业这一头,虽然数量超过200万家,但员工制企业占比不足5%,从业人员持证率仅为38%,服务质量投诉率超过20%,亟需通过创新服务模式破解养老与育幼资源不足、供需错配等难题。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强调,“推动‘一老一小’服务场景融合”,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和普惠托育服务,扩大群众家门口的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供给。在高华瑞看来,家政服务与社区养老在人员、场景、设施上高度契合,推动二者深度融合,可盘活存量资源、整合碎片化资源、降低服务成本,打造“家门口”的普惠型照护体系。因此,去年全国两会一结束,她就开始着手准备建议。

去年5月至9月,她一次次到社区开展调研,多方听取社区、家政企业、居民三方对家政进社区的意见建议,也进一步知晓各方面临的实际困难,其中有养老与育幼服务分属不同部门的管理体制问题,有老旧社区适老化适儿化改造率不够的问题,也有社区居家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能力弱的问题,还有监管等方面问题。不过她认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需要破解这样超大规模的民生难题。

为确保建议可行,高华瑞和民政、人社、商务等部门以及家政企业、养老组织、专家学者集思广益。强化顶层设计,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建设“家政+养老+托育”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市场化方式推动家政企业转型升级,建设“一老一小”服务信息平台……一条条务实设想被汇总起来,形成将要提交的建议。“希望通过在社区建设融合式综合服务中心,培训复合型服务人员,构建覆盖城乡的‘一老一小’融合服务网络,加快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幼儿健康成长。”高华瑞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月飞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