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上的江苏”,向春天进发。4月4日至6日,为期3天的清明假期落下帷幕,沪宁沿江高铁客运发送量迎来新突破。据统计,清明假期期间,沪宁沿江高铁累计发送旅客20.3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6.8万人次,突破历史纪录。
客流突破,见证出行活力与需求释放。清明时节,江南水乡春意正浓,踏青出游与扫墓祭祖成为大众出行的主旋律。人们渴望走出家门,去感受春天的气息,缅怀先人。“小长假”期间,沪宁沿江高铁客运发送量迎来新突破,4月6日更是达到客流高峰,发送旅客8.7万人次。其中,镇江句容站和无锡江阴站表现抢眼,当日旅客发送人数双双创下线路开通以来的单日客发纪录……一连串亮眼的数据,犹如一面镜子,清晰映照出沿线居民强劲的出行需求。沪宁沿江高铁,作为连接沿线城市的重要交通纽带,自然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首选。客流量的显著增长,正是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反映出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对出行需求的强大拉动作用。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便捷的交通能够激发人们的出行热情,促进区域间的人员流动和经济交流。沪宁沿江高铁“客发量”新突破,
“高铁 + 文旅”,激活沿线文旅市场新活力。沪宁沿江高铁旅游联盟的成立,为“高铁 + 文旅”的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它就像一座桥梁,将高铁运输与沿线文旅资源紧密连接起来,吸引更多游客“乘着高铁游江南”,让沿线文旅市场迎来了火爆景象。“高铁 + 文旅”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旅游发展模式,它充分发挥了高铁的快速、便捷优势,将沿线的旅游景点串联起来,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旅游选择。游客可以在一天之内游览多个景点,感受不同地方的文化风情。例如,游客可以乘坐沪宁沿江高铁,上午在句容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下午到江阴领略独特的历史文化。“铁路+旅游”,提高了旅游效率,也提升了旅游体验,让游客能够真正享受到旅游的乐趣。同时,“高铁 + 文旅”模式还带动了沿线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全力保障旅客出行,让人悦其行就在此行。面对客流高峰,铁路部门提前部署,精准施策,通过采取动车组重联等措施,精准灵活地增加热门线路区段的运力,全力保障旅客的顺利出行。各站点也加大了客运服务力度,从购票、候车到乘车的各个环节,为旅客提供全方位的贴心服务。有力举措持续“走心”,其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尽在其间。在节假日等客流高峰期,保障旅客的顺利出行是铁路部门的重要职责。通过增加运力,铁路部门既满足更多旅客的出行需求,减少旅客的等待时间;通过提升服务质量,让旅客在出行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怀。以旅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赢得了旅客的认可和好评,让“轨道上的长三角”澎湃出行。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沪宁沿江高铁作为区域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随着“高铁 + 文旅”模式的不断深入推进,沿线地区的文旅资源将得到更加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区域经济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郭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