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江苏正下足功夫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形成合力,确保群众化解纠纷“只进一扇门”,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各地综治中心成为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平台。
走进宿迁宿城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法律咨询、劳动争议等开放式服务窗口一字排开,教育、住建、人社等16个部门“组团坐镇”。刘芳等人从事建筑工地保洁工作,项目即将完工,报酬却无着落,十分焦虑。在综治中心的帮助下,不到5个小时,他们就了却了烦心事。
宿迁市宿城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再先说:“我们中心的特点是力量融合,部门联合办公,权责清晰、履职到位,以此达到群众只跑一地来解决问题,确保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每一项诉求都依法推进。”
为了解决群众“走不对门、找不到人”,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近年来,江苏各地着力提升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水平,以综治中心为枢纽,统筹推动矛盾调处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等“多中心合一”。在苏州相城区,综治中心整合了66个诉求渠道、数十个信息平台,对矛盾纠纷开展“一站式”调处、“全周期”管理和“全流程”闭环。在泰州海陵区,法院组建速裁团队成建制入驻区综治中心,及时将各类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苏州市相城区综治中心副主任金洁说:“我们中心构建了线下实体大厅加线上智能平台的双轨治理体系,对热点高频事项进行自动感知。如果说某一个小区,在一段时间内频繁有住户投诉物业服务质量问题,我们会督促有关部门系统解决该类事项,推进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的转变。”
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张超说:“目前民商事立案调解、速裁等工作均在综治中心开展。平均审理天数在23天,简易程序的法定审理天数是90天,有明显下降,调解撤诉率也达到了60%。”
在采访中,许多一线的矛盾纠纷调解员都有共同的感受,过去调解靠“磨嘴皮”、做和事佬,现在有了各个行业部门做“后盾”,调解底气更足了、效率更高了。
苏州常熟市综治中心调解员周永良说:“利用各部门的优势,碰到问题集中来处置,能够起到调早、调快、调节的效果。”
从“跑多地”到“跑一地”,从“等结果”到“马上办”,江苏正全力推进省、市、县、乡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目前,全省95个县(市、区)综治中心全部建成投用、开门服务群众,综治中心成为了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工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