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政府“组局”为企业“找近水解近渴”,100多家企业当场“牵手”

交汇点讯  设备更新改造是推动科技与生产升级的关键引擎。近年来,宿迁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推动材料、装备、核心零部件等产业链“门对门”精准配套,逐步构建起产业互补、协同发展的新生态,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泗洪经济开发区江苏鑫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该公司正在赶制新能源领域订单。这家深耕汽车散热器领域近三十年的企业,近年来加速向风电、电力变压器散热器等新能源领域转型。

“转型中非常重要的设备,都在本地采购,运输、安装、维护响应快。”该公司副董事长韩国锋指着车间里,新投用的激光切割机、折弯机、数控机等设备说,有了这样的便利,企业转型既省钱,又增效!

新产品能够迅速实现量产,离不开生产设备的及时供应。去年上半年,在宿迁组织的一次企业供需对接会上,韩国锋惊喜地发现,企业所需的一些设备型号在宿迁激光产业园都能找到,韩国锋当场就与宿迁激光产业园的嘉泰激光、恒宇激光等企业进行签约。以激光装备企业嘉泰激光智能装备(宿迁)有限公司为例,其与鑫华汽配等3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新增产值超亿元。“本土设备商更懂本土需求,合作效率更高。”嘉泰激光智能装备(宿迁)有限公司销售总监王鹏表示。

2024年,宿迁市摸排了600余家有设备更新需求的企业,梳理了400余家高端装备供应商,并举办了10余场供需对接会,促成100余家企业签约合作。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江苏彩硕家居科技有限公司近期正式投产,该公司的300多台自动化喷气织机就是从“邻居”江苏宋和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那儿采购的。“设备制造商维护成本降下来了,服务也更周到了。”江苏彩硕家居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雷战胜高兴地告诉记者。

为深化产业链协同,宿迁市工信局正在研究起草《宿迁市工业产品供需对接平台建设建议方案》,重点围绕“产品展示”“市场需求”“企业展示”“供需服务”四个方面进行建设,全面开展平台系统设计工作。同时,组织相关企业开展需求调研,出台企业信息填报标准,筹备平台试点运行工作。宿迁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将推动本土设备采购率提升20%以上,进一步降低企业供应链成本,形成“买宿迁、卖宿迁”的浓厚氛围。

随着设备更新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宿迁“自我供给”的产业生态有望形成“近配套、快响应”的产业内循环。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旭晖 通讯员 丁国灿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