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长三角遇上大湾区”融媒体新闻行动记者团一行来到南京,探访了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和紫金山实验室,深度体验这座创新之城是如何构建科创成果转化体系、释放创新资源活力的。
作为省市重点打造的重大科研平台,紫金山实验室正在牵头国家6G总体技术研究项目,构建了首个端到端6G综合试验平台,一项项具有世界领先性的科研成果正在加速落地,其中多项科技成果正是来自于区域协同创新。
看看新闻记者蒋唯伟说:“紫金山实验室是长三角地区科创融合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与上海的一些高校、企业以及科研机构都有相关合作,未来也期待在人才培养、技术交流方面有更多交流与合作。”
同样在大力拓展创新“朋友圈”的还有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通过“拨投结合”机制给予更多科研团队落地支持,省产研院将创新成果与制造业紧密相连,打造全产业链的合作模式。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郜军说:“江苏和长三角区域有坚实的制造业基础,大湾区有很好的电子信息,以及互联网产业基础,双方其实可以按照市场逻辑,遵循产业发展规律进行很好协作,能够促成这些创新要素、创新项目、创新团队更高效率落地,更快成长。”
眼下,南京正在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记者们看到,来自香港、澳门等地的生物样本正在进行检测。该平台运营的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将大数据和全国高校创新资源衔接,搭建起企业和高校合作的桥梁,加速科研成果落地。
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卢清瑶说:“我们会跟很多粤港澳的大学进行一些项目联动,比如说很多高校老师有非常好的科技成果,他想找地方进行转化落地,他就可以跟我们进行联络。我们这边有非常好的配套资源,包括资金,包括技术经理人的团队,帮助老师能够高效进行项目转化。”
香港橙新闻编辑唐小茜说:“他们出台相关的合作,比如跟香港的一些院校,香港中文大学都有项目合作,去更好地发展这个项目。”
澳广视记者关俊然说:“这次来到南京,看到一些比如说科技产业发展也很发达,长三角跟大湾区现在关系越来越密切。我相信双方未来可能也会有更多的合作,比如说在机器人、无人驾驶方面也希望有更多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