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刘鑫
立良法、促善治、谋发展。
近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法律共9章,包括总则、公平竞争、投资融资促进、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附则,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推动民营经济在时代春风中茁壮成长、结出丰硕果实。
民营兴则全局兴,民营强则中国强。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主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回溯过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今日之中国,从国产AI大模型赋能产业链到人形机器人“奔跑”马拉松,从《黑神话:悟空》到总台春晚舞台上的“赛博秧歌”,从“杭州六小龙”的火爆出圈到《哪吒2》的惊艳世界,都印证着我国民营经济规模实力、创新水平、市场竞争力的大幅提升。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超过5700万户,占企业总量的92.3%。跃动数字的背后,既是“定心丸”也是“强心剂”,展现出我国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
一个创新创造活力奔涌的市场、昂扬奋进的中国,处处都有民营企业的身影、民营企业家的智慧。尤其是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不断跃升、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改革开放进一步全面深化,特别是教育科技事业快速发展,人才队伍和劳动力资源数量庞大、素质优良,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配套完善,给民营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但必须认识到,在外部环境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显著增多的时代背景下,一些民营企业仍面临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等困难和挑战。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重要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对于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放眼未来,要保持发展定力、增强发展信心,保持爱拼会赢精气神,激励更多“小巨人”竞相涌现、奋力拼搏、创造更多佳绩。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广、政策链条长、工作环节多,必须靶向施策、多措并举、协同发力。一方面,当强化责任担当,着眼于统筹协调、综合施策、促进发展使命任务,打造有利于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营造正确认识、充分尊重、积极关心民营企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当建立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主动靠前、优化服务,积极回应各方关切,切实解决好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等问题,让广大民营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同时,广大民营企业家要厚植家国情怀,秉承“商以诚为德,人以信为本”理念,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社会典范,努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法治是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最有效的“定心丸”。新征程上,我国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不仅不能“离场”,而且要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我们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肩负更大使命、承担更重责任、发挥更大作用,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持续推向前进。(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