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雪域高原的江苏风采|医教援青,山海情托起民生幸福景

一把柳叶刀,一段新生路;一堂润心课,一盏引路灯——托举民生向上,医疗与教育是保障,也是动能。江苏第五批援青团队入青以来,统筹支援协作两支队伍,持续加大医疗教育等领域“组团式”帮扶力度,以江苏经验带动教育、医疗整体提档升级,为青海各族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近日,记者走进青海,一睹“医教援青”带来的民生新图景。

让“江苏经验”扎根三江源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心脏科病房里,78岁的尤拉坐在病床上休息。几天前,尤拉的心脏血管堵了100%,命悬一线。高原干燥缺氧,心脏疾病起病普遍比平原要急。过去尤拉得转去西宁就医,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充满变数,但此次海南州人民医院解决了他的“心头大患”。

“基层急救是州医院的立院之本,是生命线。”江苏援青医疗队队长、海南州人民医院院长杨建纲说,如今这家医院的“五大中心”全部通过国家和省级评审认证。以胸痛中心为例,从2024年初到现在,已开展110余例心脏介入手术,其中一半以上是急诊,患者随到随治,3年转诊率下降20%左右。24小时响应、辐射州府五县的医院胸痛救治群、多学科协作建立起来,急诊绿色通道更加顺畅……江苏针对胸痛救治“争分夺秒”的做法与经验,在三江之源落地生根。

这样的突破,在教育援青领域也不少见。江苏历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关键指标居全国前列。援青校长霍雄飞,来自全国第一所公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入青后,他面临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升本”的艰巨任务。这不是简单的“再来一次”,而是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到师资队伍等全方位的挑战。

172项瓶颈问题,一一梳理、挨个突破;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一起“组团”帮扶倾尽全力。2024年5月31日,青海职业技术大学正式获教育部批准设置,这是青藏高原第一所职业本科大学,也是青海自1959年以来首次设置的本科大学。今年7月,青海职业技术大学本科招生“开门红”,首批省外招生的60个名额全部投向江苏,真正实现双赢。

让“他们”成为“我们”

海南州高级中学道路两旁,白杨挺拔苍翠。“白杨工程”正是海南州高级中学为提升教师素质、促进教育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人才培养计划。

海南州高级中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徐红芬和语文教师郝干伟是一对援青伉俪。在徐红芬眼中,每一位援青老师,都是一颗“种子”,带来鲜活的课堂,也带来崭新的理念。3年来,海南州高级中学援青教师共帮带48名徒弟,听课累计1000多节,开设各类示范课96节、新高考改革相关讲座52场。在“双向组团”活动中,有52名教师赴江苏跟岗学习。在援青老师帮带下,海南州高中的课堂焕然一新,2023—2024年,有132节课被评为州级优质课,获奖数量远远超过前三年的28节。教师队伍整体发展迅猛,如同行道两旁的白杨耸入云霄。

培训当地医生1.2万人次,受援地卫生人员总量达到5160人,将200余名业务骨干培养成科室“接班人”——这是江苏援青医疗队3年来交出的“带教成绩单”。

“每一次门诊,都是一次课堂。”儿科医生刘利是南京市栖霞区前来青海支援的5名医师之一,同时在湟中区第一人民医院和田家寨社区医院开门诊。“每一次门诊都有当地医生跟诊,遇到他们不熟悉的疾病,我会现场讲解,特别典型的疑难病例,还会进行全院性讨论。像重症肺炎等疾病,我们会形成一套指南一样的诊疗方案,就算我们离开,他们也有一套标准继续给患者看诊。”

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内二科医生周钰昇曾在常州进修半年,带教老师是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周长乐。后来,周长乐老师也来援青,师徒俩再续前缘。“周老师来后开展的第一台手术是冠脉痉挛引发的心绞痛,当时我作为助手配合还不算默契,但现在已经得心应手了。”周长乐带教的3个徒弟,如今开展常规心脏手术已完全没有问题。

让目光越过心中的“那片山”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高级中学,“大学墙”的中国地图上,双一流建设大学被一一标注出来。“过去这里的学生更多关注省内的青海大学,现在我们用这面墙直观地告诉学生,你们完全可以走出去。”徐红芬说。

扶智也扶志,江苏“医教援青”,要撼动人们心中的那片山。

有的“种子”,很早就种下了。湟源县丹噶尔古镇中心,与孔庙比邻的城关第一小学和南京夫子庙小学、六合区双语小学建起“同伴圈”。两地老师线上线下多形式交流研讨,对促进湟源一小乃至湟源县的教师教学水平起到积极作用。这个“同伴圈”,也延伸到孩子们中间。在南京雨花台了解历史,在江苏科技馆探秘科技,高原孩子们在金牛湖野生动物园门前高高蹦起的身影,被定格在照片中,他们也将皮绣等来自西北高原的“非遗之花”带进南京的小学课堂。

“研学经历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也激励起他们学习的动力。有位学生江苏行后学习状态改变特别大,打定主意要考南京大学,如今升入初中稳居年级前三。”城关第一小学校长薛忠告诉记者。

有些改变,动的是传统观念的“筋骨”。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是海南藏族自治州目前唯一的综合性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援青干部、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陈辉介绍,3年前,他们大刀阔斧,将专业从21个调整为13个,新增光伏、电气等与当地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以学校特色专业藏医藏药为例,“这个专业有历史有情怀,为整个藏区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但客观上存在就业饱和的情况,江苏等内地省份医院用人,本科又是个门槛。于是我们对专业进行转型,以藏医藏药为内核,以康复康养为外展,先打通升学渠道,让孩子有意愿也有能力走出去就业。”陈辉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彦 徐睿翔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