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刘鑫
2025年第1000亿件快递来了——一台从广东中山发往江苏常州的“以旧换新”家用空调。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9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比2024年提前35天。快递“小包裹”再“跑”加速度,折射出消费市场持续回暖、产业升级步伐加快、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一张覆盖全国、深入乡村、通达全球的服务网络正助力畅通经济循环和提升实体经济运行效率,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古人云:“见微以知萌”。小小快递四通八达,连接千城百业、沟通供需两端,是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服务国家战略部署、保障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我国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民营企业数量较“十三五”末增长超40%、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6.4%……这些都是快递“小包裹”加速跑的底气与信心。今日之中国,快递业务量连续11年稳居世界第一,3000多个边境自然村全部通邮,超过23万处快递服务营业网点、超过22万条快递服务网路,支持着我国快递迈上新平台。一架架货机起飞落地、一件件包裹分拣运输、一辆辆配送车出发归来,为更好促进就业、壮大民营经济、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快递“小包裹”映照经济“大盘棋”。日新月异的商流背后,既有开足马力的车间机器、提速奔跑的快递物流,更有消费需求的持续释放。今年以来,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年味经济”“春日消费”火爆出圈,云南咖啡“端”进了多地咖啡店中,浙江春茶“泡”在了更多人的茶杯里,春笋、花木等时令农产品更快地送到消费者的手中,幸福场景触手可及。菜鸟推出新款L4级公开道路无人车,为快递高峰期提供运力保障;韵达开启仓前网点无人机配送航线,拓展同城即时配送场景……从无人车应用到无人机配送,从装置芯片实现包裹运输全程追踪到大数据算法确保配送路线最优,在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快递服务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物畅其流”加速落地、映入生活,现代化建设成果正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可以透射整个大海的恢宏。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更好发挥快递业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作用、以“小包裹”助推“大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加快消费品“下行”、助力农产品“上行”,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全面提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将让我国经济“稳”的基础持续加固、“进”的动能加速集聚、“好”的因素有效积累。
加快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提升基层网点劳动合同签订比例、旗帜鲜明反对“内卷式”竞争、全力提升行业安全水平……奔赴充满希望的春天,坚定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决心和信心,一以贯之深度进村、提速入厂、阔步出海,随着市场需求持续释放、基础设施完善健全,“跑起来”的“小包裹”势头猛、劲头足、效率高,我们将看到更加壮丽的风景、拥抱更为光明的未来。活力中国,值得期待!(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