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南京三江学院附近的夜市渐渐苏醒,郭阿姨的摊位也亮起温暖的灯光开始聚集人群。面团在案板上发出“啪啪”的声响,蒸腾的热气中,这位四十多岁的河南阿姨正熟练地揉面、擀皮,准备开始一天的忙碌。十二年前她在南京三江学院夜市开始经营家乡特色月亮馍一直坚持到今天,凭借一句走红网络的“够不够,孩子?”让她的小摊成为网红打卡点,后来更借助拼好饭的平台走向了更多人的餐桌。
“加入拼好饭两年,现在每个月能多卖3000多份。”郭阿姨擦擦额头上的汗,指着手机上的订单说道。在美团业务经理的建议下,她的“全家福套餐”以实惠的价格和满满的配料成为爆款,吸引了不少周边写字楼的年轻白领。“有些孩子第一次吃就爱上这口,连着点一个星期。”郭阿姨笑着说,眼角的皱纹里藏着欣慰。
这份来自河南的传统面食,在郭阿姨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月亮馍用老面发酵,现点现烙,夹上卤肉、煎蛋、豆皮等配料,最后淋上秘制酱料。“用料不能省,孩子们都长身体呢!”郭阿姨坚持所有渠道同质同量,拼好饭的月亮馍虽然价格更低但是和摊位上的一样实在。这种朴实诚信的经营理念,让她的店铺在美团平台上保持着5.0的满分好评,“分量足”成为高频评价。
在生活的压力下,拼好饭成了郭阿姨一家三口的“及时雨”,日均营业额稳定在千元以上。“虽然单份利润薄了点,但量上来了,总体也挺可观的。”郭阿姨说道,最让她感动的,是有外地游客专程来尝她的手艺,“看到他们吃得开心,我就觉得值了。做餐饮就是做良心。”这是郭阿姨常挂在嘴边的话。遇到远道而来的顾客,她总会多加点料;学生模样的孩子来买,她总忍不住问一句“够不够”。这种温暖不仅留在了夜市摊位上,也通过拼好饭传递给了更多食客。
如今,郭阿姨正计划把生意做得更好。“想把老家正宗的月亮馍继续做下去,也推荐周边摊主都试试拼好饭。”夜幕降临,摊位前的队伍又排了起来,郭阿姨一边麻利地包着馍,一边不忘叮嘱:“孩子,要加点肉不?”在这个小摊上,她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美食的温度,也见证着拼好饭如何让这些小摊里的好味道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