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奔涌,见证奋斗;沃土深耕,孕育希望。常州经开区正以重大项目为引擎,在“项”上全力奔跑,在“新”上奋力攀登。一个个拔地而起的产业地标,一片片加速集聚的创新热土,一条条活力迸发的产业链条,共同汇聚成澎湃的发展动能。
“项”上奔跑:沃土滋养,项目拔节生长
7月3日,历时半年,富晟智能网联总部及研发制造基地一期项目顺利竣工。企业引进了SMT贴片、ICT测试、全自动化组装等国内、国际先进设备,专注于汽车智能网联业务,聚焦车身电子控制、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及车联网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项目达产后,将形成PCBA超90余万件、控制器等总成产品超64万件的年产能。
与此同时,位于横山桥的安澜高速通讯线缆二期项目也已竣工,具备年产8000万套高速通讯线缆的能力,为企业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值得一提的是,安澜万锦凭借领先的高速线缆技术创新实力,荣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作为5G通信领域的重要支撑,该项目以智能化车间为引擎,以尖端技术研发为突破,其56G/112G高速传输线缆的量产应用,不仅将缓解企业生产压力,更将为全区汽车电子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项目落地生根、茁壮成长,离不开一流营商环境的“沃土”滋养。常州经开区大力推行“招推服”一体化模式,通过深化拓展“一件事一次办”“一网通办”等改革,企业群众跑腿次数持续减少。同时,强化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保障,推动更多惠企政策和为企服务“免申即享、直达快享”,为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按下“加速键”。
向“新”攀登:园区焕新,智造动能澎湃
在这片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土地上,园区更新正焕发勃勃生机。中吴大道旁,一座崭新的智造科技产业园已初具规模。该产业园由中天钢铁集团开发建设,通过硬件设施与服务体系的协同构建,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及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打造了理想的发展平台。
“产业园一期12栋建筑均已完成主体验收并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园区常务副总经理耿冬雷介绍道。作为中天钢铁深化产业链布局的战略支点,产业园精准对接新能源等产业风口,以“先进制造业引领、全周期产业服务”为定位,致力于构建集生产制造、智慧物流于一体的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标杆园区。目前,园区已成功签约5家客户,涵盖钢铁下游、汽车检测服务、仓储物流及新经济业态等多个领域。
中天钢铁近年来持续深耕新能源汽车领域,全力开发高端装备用钢、核心零部件用钢等“特、精、尖”产品,已连续10年通过IATF 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多项产品荣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冶金实物金杯优质产品”“江苏精品”等殊荣,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众多燃油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头部品牌。
民生“稳”幸福:实事惠民,托起城市温度
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在常州经开区,这些饱含温度的承诺正化为一项项触手可及的民生实景。
暑热正酣,常州经开区潞城街道社区食堂内却凉意沁人。78岁的张丽芬奶奶端起一碗绿豆汤,脸上洋溢着满足:“天热没胃口,就想吃点消暑开胃的。”在她身后,刷脸取餐的老年人、带着孩子的家长、避开外卖高峰的上班族,共同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常州经开区将“常有颐养”落到实处,全区25个助餐点位实现三镇三街道全域覆盖。
基层适老化微改造服务体验中心是老年人的贴心“安全港湾”。老人们可以亲身体验防滑扶手、智能监测等居家安全设施,为居家养老提供实用样板。“年纪大了,子女不在身边,这些智能设备给了我们满满的安全感。”居民孙晓明感慨道。
养老关怀既要着眼大处,更要落在老年人每天走过的每一步、吃的每一餐。常州经开区通过“硬设施”与“软服务”的双重提升,让老年人的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在常州经开区的街头巷尾,4辆无人驾驶配送车正沿着既定路线,将药品等耗材精准送达全区49个村卫生室(服务站)。今年上半年,常州经开区构建智慧医疗配送网络,让基层医务人员从繁琐物流中解脱出来,更专注于诊疗本身。科技赋能的背后,是更深层次的医疗资源下沉。常州经开区与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签署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协议,通过紧密协作,市二院的专家资源、技术力量和管理经验加速导入区域基层医疗机构,有效引领区域基层医疗发展,为百姓打造出看得见摸得着的“家门口的医疗圈”。
常州经开区以民生实绩,将民生“七有”,转化为百姓身边“稳稳的幸福”。这份幸福,正稳稳托起一座城的温度、活力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