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全体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奋起抗争14载,取得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背后是中国人民付出了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巨大民族牺牲。8月15日,各地开展多场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带领大家重温烽火岁月,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红色基因】
日前,淮安市淮阴区组织30余名小学生走进张纯如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华裔作家张纯如的感人事迹。参观活动让孩子们在历史的熏陶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和平的珍贵,也让爱国主义情怀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淮安市淮阴区高家堰镇韩桥中心小学学生王珞欣说:“我们应该勿忘国耻,不要忘记南京大屠杀那件事。我在生活中应该和张纯如做一样的人,又勇敢又正义。”
镇江句容华阳街道组织20多名困境留守儿童走进句容市茅山红色教育基地,让孩子们在一件件红色文物和故事中触摸民族记忆,筑牢“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精神信念。盐城阜宁开展青少年红色研学活动,在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老党员深情讲述革命历史,带领孩子们重温烽火岁月,领悟“铁军精神”的深刻内涵。连云港市夹山中心小学组织部分师生走进抗日山烈士陵园,师生们手持描红笔,小心翼翼地为烈士墓碑描红,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深入了解小沙东海战等战役,以及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
连云港市夹山中心小学学生钟毅说:“他们用生命挡住了炮火和侵略,才让我们有了温暖的教室和无忧的童年,我们要把这份感动藏在心里,认真学习,好好成长,用自己的担当去建设祖国和家乡。”
【96岁抗战老兵回忆抗战胜利时刻】
8月15日,抗战老兵王承坚身着军装,回忆抗战胜利时刻。1930年5月,王承坚出生于海安市雅周镇。1945年5月,王承坚报名参加了新四军苏中三分区卫生部卫校学习医务,正式成为新四军。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回忆当晚的场景,王承坚记忆犹新。
抗战老兵王承坚说:“我们卫校的领导说同志们静一静,大消息,日本无条件投降了。 我们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大家是无形之中把帽子向天空扔,互相拥抱,互相说我们胜利了。”
今年96岁的王承坚喜欢摄影,他说他要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现在的幸福生活。
抗战老兵王承坚说:“抗日战争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这个都是有目共睹的,年轻人要接好老一代的班,把我们中华民族的红色基因种子继承下来,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