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趟列车,串联美景、带火文旅、拉动消费。今年暑运,万千旅客坐着火车去感受“诗和远方”。来自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暑运以来,全国铁路已累计开行旅游列车500余列。旅游列车,“跑”出文旅消费新图景,其经济乘数效应也得到了充分释放。
从江西上饶到黑龙江塔河的专列串起30个景点,到哈尔滨“银旅号”适老化改造激活银发经济;从阿尔山景区借专列引流2.3万游客,到泰宁通过“铁路+文旅”活动实现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7.8%……在中国广袤疆域上,铁路不仅是交通动脉,更成为串联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与经济活力的金色纽带。旅游列车“加速跑”,背后是铁旅融合正以“车随人走”的灵活模式,重构文旅消费场景,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铁龙”拉着文旅跑,源于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国铁集团数据显示,暑运以来旅游列车运送旅客超500列次,银发、亲子、研学等主题专列占比达60%。按需开行的供给创新,破解了“旅长游短”的痛点,通过“一线多游”设计,让游客在昼行夜游中深度体验文化。旅游列车将“吃住行游购娱”串联成链,形成“交通+文旅”的消费闭环,使得“火车向着景区开”从愿景变为现实,为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服务升级与科技赋能,构建了铁旅融合的“体验经济”。从“熊猫专列”的沉浸式车厢到“新东方快车”的沙漠深度游,从全列适老化改造到“高铁+大巴”无缝接驳,铁路部门正以“细节革命”重塑旅途价值。杭州客运段为银发专列配备随车医生,广州局推出地域美食上车,郑州局“车票即门票”优惠让客流直接转化为景区消费……创新既让“旅途”本身成为消费场景,更带动沿线餐饮、住宿、娱乐等消费增长。
区域协同与产业联动,放大了铁旅融合的“乘数效应”。长三角铁路开行31趟“苏超”球迷专列,单列运送球迷超1200人次;云南、山东环线列车每日开行,黑龙江跨境专列热度攀升。通过“交通+旅游+商业”的生态构建,不仅让“过路经济”升级为“落地经济”,更推动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数据显示,阿尔山景区通过专列引流带动消费2500万元,泰宁站暑期客流增长10%,充分印证了铁旅融合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
“铁龙”驰骋处,文旅“腾飞”时。铁旅融合的深层价值,在于“流动中国”的活力释放。从“一线串珠”到“全域联动”,旅游列车让“诗和远方”触手可及,更以产业链的延伸,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铁旅融合正以“轨道上的中国”为笔,书写“流动中国”的消费新图景。(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