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江苏全省共举办30场“苏超”,主场城市比赛日接待外地游客515.95万人次、同比增长18.26%;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43.92亿元、同比增长19.88%。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数据显示,79%持票观众购买“苏超”周边文创产品,21%持票观众留在当地酒店住宿,66%持票观众游览当地景区景点。(9月7日新华日报)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今年以来,火爆出圈的“苏超”,浸润着城市文化、餐饮烟火、出游热情,在江苏各地交织成一幅绚烂的生活图景,点燃夜间消费激情。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全省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1098.24亿元、同比增长13.81%;占全行业异地消费的30.96%,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占全国文旅消费总额的9.80%,持续保持全国第一。亮眼数据的实现,“苏超”显然功不可没。
从30场“苏超”比赛,看见消费信心持续提升、消费意愿不断增强、消费潜力加快释放。今年暑期,60家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周末推出“第二现场”活动,游客夜间消费210.63亿元、同比增长8.32%;748个商圈街区和58个夜市周末举办“第二现场+美食”活动,带动外地游客消费同比增长20%。放眼全国,从铁路客运量突破9亿人次的“流动热度”,各地文旅融合的“体验升级”、出新出彩,再到电影暑期档票房破119亿元的“观影热潮”……这个暑期,大江南北的经济形势呈现出一幅火热景象,多领域消费数据节节攀升,不仅折射出民众多元化的暑期生活需求,更彰显出中国消费市场的强劲韧性与潜力。
从30场“苏超”比赛,看见消费新场景激发经济新活力,文体旅融合发展充满无限可能。举办具有鲜明草根特色的“苏超”联赛,亮点既在足球更在足球之外,全省各地充分发挥“苏超”撬动作用,不断赛事流量转化成文旅消费增量,一张门票将“苏超”比赛与景点、餐饮、民宿、商圈等串联起来,“票根经济”持续升温。“苏超”带火文旅市场,是全国各地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一个缩影。不仅有“湘超”“赣超”等各具特色的成功复制,而且“跟着演唱会去旅行”“跟着展览去旅行”“跟着‘苏超’去旅行”等成为暑期文旅消费新亮点,反映出创新实践推动文旅深度融合的多元路径和广阔空间。
从30场“苏超”比赛,看见文旅高质量发展提振消费愿景,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支撑有力。江苏文化旅游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文旅消费近两年年均增长10%以上、在全国占比10%左右。近日出台的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策划“跟着‘苏超’去旅行”主题旅游线路,推出“水韵江苏·风雅德比”创意融合产品,持续打造赛事“第二现场”,放大“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整合的链式效应。优质产品供给、消费服务扩大、产业空间拓展、经营主体培优、市场环境优化和政策支持保障,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各地都在加码发力,为巩固拓展稳中向好态势提供新引擎。(文/高谭,图/青声漫语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