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全球资本聚焦 “优选地” 江苏!60个优质项目“投洽会”寻对接

交汇点讯 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国际资本流动与产业升级需求的精准对接愈发关键。9月8日,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国银行总行共同举行的“国际金融资本与江苏省产业项目对接交流会”,吸引了全球50家知名投资机构,以及80多家江苏企业代表齐聚。活动由江苏省商务厅、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共同承办,以“搭建开放性共享平台,助力深层次产融交互”为主旨,不仅是江苏主动融入全球经济的生动实践,更成为国际资本寻找优质产业标的的重要纽带。

当全球投资目光聚焦厦门,这场对接会也成为各方代表传递信心、共商合作的重要舞台。江苏省商务厅厅长司勇在发言中,用清晰数据与明确举措,全面展现了江苏的投资优势与合作机遇。他指出,江苏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已连续七年保持全国首位,2024年达到190.5亿美元、占全国比重接近1/5,这份“成绩单”,正是全球资本对江苏营商环境与发展潜力的认可。

在产业升级上,江苏的优势同样突出。司勇介绍,实体经济是江苏的“看家本领”,全省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达到14个、居全国第一,占全国总数近1/5。对大家普遍关注的未来产业,江苏构建了“10+X”未来产业体系,正在加快培育第三代半导体、氢能、新型储能、合成生物、通用智能等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谋划布局一批前沿性未来产业。更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上个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了江苏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这是该领域全国首个集成改革试点,一揽子18项政策赋权覆盖面广、支持力度大,将为江苏在生物医药赛道创新发展再添“一把火”。

政策层面,江苏正为国际资本打通更多通道。为让大家更直观感受投资潜力,司勇分享了两个典型案例:英诺赛科专注第三代半导体,累计融资超60亿元,去年底在港交所上市,今年上半年营收增43.4%,其最大投资者意法半导体还自愿延长股份锁定期;曹操出行2015年在苏州创立,2017年获香港海松资本1亿美元投资,今年6月港交所上市后股价翻番。他补充道,截至8月底,江苏境内上市公司达711家、居全国第三,其中科创板114家、北交所51家,均为全国第一,还有大批“独门绝技”拟上市企业,只要持续关注,一定能在江苏找到合适的投资对象。

“各位来宾,当前布局中国是必选项,布局江苏更是必选项中的优选项。今天我们带来60个优质项目,涵盖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领域。”最后,司勇向全球资本发出诚挚邀约:“大家可结合专长深入对接,期待国际资本的金融‘活水’,与江苏产业沃土共同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中国银行副行长杨军表示,江苏省具有良好的营商环境,诚信传统深厚底蕴,更是投资中国的理想目的地,中国银行愿意帮助更多的外资投资江苏并进一步加强与江苏省政府的战略合作,与投融资机构和企业共同努力,推动国际金融资本与江苏产业项目深度融合,助力合作共赢,为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更多更大的金融力量。未来,江苏中行将进一步加强银政企合作力度,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以“境内+境外”“融资+融智”“商行+投行”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服务助力江苏高水平对外开放。

亚投行融资伙伴关系局局长罗德里戈·萨尔瓦多表示,亚投行提前两年实现2025年气候融资占比50%的目标,未来聚焦绿色、数字、互联互通、私营资本等四大领域的战略布局,这与江苏在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等领域的需求高度契合,期待双方共寻合作机遇,互利共赢。

参加本次对接会的嘉宾太盟中国董事长邱中伟表示:“这次投洽会上,我们已经预接了江苏省几个新型的AI、超算中心硬件项目。投洽会给我们投资双方提供了一个充分交流的机会,我们期待与江苏的优秀企业有投资合作,帮助这些企业发展壮大。”

此次的对接会,将成为江苏与全球资本深度融合的“新起点”:不仅为当下的项目对接搭建了桥梁,更为长期的产融合作奠定了基础。当国际金融资本更精准地流向江苏优质产业,当江苏企业更便捷地获取全球资源,双向赋能的效应将不断释放,既为江苏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也为全球投资者开辟新空间。未来随着产业升级的持续深化、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服务效能的稳步提升,江苏必将成为全球资本与中国产业对接的“优选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梦然/文 王诗宇/摄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