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剪刀、修家电、买菜、理发......这些看起来“芝麻”大小的基层小事,却关系到百姓生活的幸福与否。江苏常州近年来坚持以“居民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的态度,聚焦市民需求,“想方设法”将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便利服务送到市民“家门口”,用一件件“小而精”的服务,让市民住的安心、住的放心、住的顺心。
家门口的AI,让居民住得更安心
龙虎塘街道九洲花园三期电动车充电棚内,一套融合AI视觉识别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消防系统近日投用,24小时无声守护居民安全。这是龙虎塘街道重点打造的“智慧消防”标杆项目,可通过“智能感知+平台管控+联动响应”全链条防控体系,实现火灾隐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为基层消防安全治理现代化提供创新范本。
据悉,车棚外部部署的AI视频报警安消一体机,依托智能算法可实时识别火焰并自动触发声光报警,同步将警情信息推送至物业人员手机App及消控室终端,较传统人工巡查效率提升近百倍。配套设置的绝缘消防钩与锂电池专用灭火器,能够应对电池热失控等特殊险情,实现“精准打击”。祥龙社区与物业公司联合组建微型消防救援队,形成“技术预警+人工干预”闭环管理机制,在近期演练中已成功实现“秒级响应、快速处置”。
为保障系统持续稳定运行,街道、社区、物业三方协同共建:通过制定标准化应急处置流程提升响应效率,依托信息共享平台强化事故上报与沟通机制,完善设备巡检与智能运维体系,并开展常态化安全宣传,增强居民规范充电意识。
目前,该系统已集成火灾实时预警、设备状态监测、应急联动指挥等多重功能,不仅为九洲花园三期居民提供全天候、智慧化的安全守护,更通过实践验证了“AI+消防”模式具备高度可复制性。
龙虎塘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新三件套”全覆盖,用逐步扩展的“智慧消防网络”,让居民真正感受到“看得见的安全感”。
家门口的夜诊,让居民住得更健康
9月10日晚,常州经开区遥观镇半岛家园卫生室中医夜诊服务正式启动。作为全市首个开设中医夜门诊的卫生室,该卫生室有效解决了周边上班族、学生等群体“看病时间冲突”的难题。
“前期有不少居民咨询中医服务,表达了对夜间门诊的强烈需求。”遥观镇卫生院副院长王新表示,经过前期调研,卫生院决定在半岛家园卫生室试点夜诊服务,“这周边小区密集,居民集中,又位于主干道旁,不少村民晚饭散步时就能顺路来就医。”
夜门诊服务时间为每周三17:00—20:00,提供中药饮片、中药茶饮以及针灸、火罐、小针刀等中医理疗服务。目前卫生室配备医护人员各1名,邀请镇卫生院的中医专家坐镇。
“90后”宝妈徐莉洁成为首批受益者之一。“以前专门去市里或镇里挂中医科,路途遥远,复诊、理疗都不方便。”她告诉记者,自己白天要上班,想看的专家号总是与工作时间冲突。现在家门口就有专家坐诊,医生把脉问诊后,从饮食、作息、运动等各方面给出了详细建议。
73 岁的蒋惠娟阿姨,深受腰椎间盘突出疼痛的困扰已有半年之久。此前,她曾在遥观镇卫生院接受过针灸治疗,效果十分不错,但由于白天需要照顾孙辈,很难抽出完整的时间去医院复诊。当得知半岛家园村卫生室开设了中医夜门诊,而且自己就住在附近,蒋阿姨立刻预约了就诊。
当晚,蒋阿姨按时来到半岛家园村卫生室夜门诊,吴杰主任再次为她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并根据她当前的病情调整了针灸方案。一根根细细的银针精准刺入穴位,不一会儿,蒋阿姨就感觉到腰部的疼痛感在逐渐减轻。治疗结束后,蒋阿姨试着活动了一下腰部,惊喜地发现之前僵硬、疼痛的感觉明显缓解,身体也轻松了许多。“家附近就能看中医夜门诊,不用跑远路,还不耽误照顾孩子,吴医生的针灸技术也特别好,针完之后舒服多了,以后复诊就方便多啦!” 蒋阿姨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村卫生室中医夜门诊的开放,真真实实的让中医服务下沉到了村落巷尾,让中医服务更加便捷有效的贴近了老百姓。
家门口的便利,让居民住得更幸福
在红梅街道北环新村邮局西侧,有一间约10平方米的小屋,它曾沉寂了十余载,如今,它重焕生机,成为社区里最温暖的存在。今年8月,北环新村社区携手惠满家便民服务中心等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惠满家北环社区便民服务站”正式投入使用,极大地提升了老年居民的生活便捷度。
每天上午8:30-10:30,下午3:30-5:30,这里便热闹起来。社区十几名志愿者轮流值守,热情地接待每一位前来寻求帮助的居民。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社区还成立了“暖邻银发帮帮团”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为居民排忧解难。
无论是管道漏水、家电维修,还是地板修复等生活琐事,志愿者都详尽记录,并及时进行反馈,力求让居民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记得有一次,一位老人着急地跑来,说家里的水龙头漏水,志愿者立刻联系维修师傅,很快就帮老人修好了水龙头。老人脸上洋溢着感激的笑容,不停地说着谢谢。
同时,服务站还定期开展推拿按摩、磨刀、理发以及健康检查等多项实用且贴心的便民服务活动。每次活动现场都热闹非凡。除了解决生活难题,志愿者还肩负调解邻里间纠纷的工作,让社区里的邻里关系更加和谐。
北环新村社区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老小区,老年居民数量较多,其中独居老人、高龄老人以及行动不便的人群占比不小,“买菜难”一直是困扰他们生活的问题。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9月12日,红梅街道北环新村社区联合共建单位常州小菜园,开展健康农产品进社区活动,将田间地头的新鲜绿色蔬菜直接送到居民身边。
当天一早,惠满家便民服务中心门口就已经热闹起来。摊位上,空心菜、青菜、莲藕、西红柿、丝瓜等新鲜蔬菜摆放得整整齐齐,散发着清香。此外,还有横山桥素鸡、百叶等特色豆制品供居民选购。消息传开后,居民们纷纷前来,在社区志愿者的热情引导下,有序地挑选着自己所需的蔬菜。针对辖区内的高龄老人、残障人士等,“便民菜摊”还提供了优惠的价格,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便利与温暖。
“平时去菜市场买菜,一来一回路程远。今天在楼下就能买到这么新鲜又便宜的菜,社区和小菜园真是太贴心了!”88岁的赵婆婆手里提着刚买的蔬菜,露出满意的笑容。
据了解,这样的“便民菜摊”进社区活动将在此后固定下来,每周五定期开展,持续惠及社区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