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河海奔前程,毋负邦人期”,10月12日晚,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将在河海大学开讲。河海这所自诞生起便与“水”血脉相连的高等学府,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征程中,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将青春镌刻在祖国山河大地上的水利脊梁。他们以江河为卷,以奋斗为墨,以匠心为笔,在治水兴邦的宏伟实践中,书写属于河海、属于时代的高质量发展青春答卷。
河海大学的百年征程,是一部以“水”为脉、以“国”为怀的精神史诗。从先辈们筹建我国首座自主设计的能源设施,到为中国水电事业奠基立业,一代代河海人用热血与坚守,淬炼出“上善若水、知行合一”的精神密码。如今,这份精神火炬在青年一代手中熊熊燃烧。他们中有人以数年光阴攻坚克难,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青春在科技报国中绽放璀璨光芒;有人躬身古籍修复,在纸页摩挲间守护千年治水智慧,历史文明在当代焕发生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让河海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始终方向笃定、步履铿锵,成为滋养青年成长的精神原乡。
对于高校来说,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在于将学科优势转化为报国兴邦的硬核实力,在于让知识的力量扎根大地、惠及民生。而青年,正是这场转化中最富朝气、最具创造力的生力军。他们的身影,活跃在国家战略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从重大水利工程的抢险一线,到跨流域调水的技术攻坚现场,他们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锐气,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战能力。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的每一寸土地,用汗水浇灌时代的每一个梦想,以“把青春写在祖国需要的地方”的担当,成为服务社会发展的鲜活注脚,让高质量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国家、造福人民。
今天,河海的学子始终站在创新创造的最前沿,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与“敢为天下先”的智慧,开辟新赛道、创造新可能。他们中有人研发智能监测技术,为大江大河装上“千里眼”,让水文监测迈入智能化新时代;有人打造尖端装备,破解复杂环境监测难题,为水利工程安全筑起科技屏障。这些创新实践深刻印证,青年的创新锐气与学科的深度融合,如同江河汇海般迸发出磅礴力量,既是河海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更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高质量发展的最终落点,永远是人的全面成长与价值的温暖实现,是让每一位青年都能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找到人生坐标。河海青年用一言一行,诠释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深刻内涵。从实验室的精密仪器到田间地头的泥泞足迹,从学术期刊的严谨文字到百姓心间的温暖牵挂,青年们以“择一事、终一生”的坚守,践行“心系家国、情牵水利”的铮铮誓言,让青春的底色在服务人民中愈发鲜亮,让高质量发展的温度传递到每一个角落。
江河奔涌,不舍昼夜;青春作伴,继往开来。河海大学的高质量发展,是百年积淀的厚积薄发,更是青春力量的蓬勃彰显。无数河海青年如同涓涓细流汇入江河,正以敢想敢为的锐气、愿为能为的朝气、攻坚必胜的勇气,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为祖国的水利事业、为民族的伟大复兴,书写更加壮阔、更加辉煌的青春华章!(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