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射阳县千秋镇竹节新型社区一家便民超市,被居民们称为家门口的“幸福站点”。今年5月运营以来,该超市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宗旨,不仅打通了居民日常购物的“最后一公里”,而且为该镇探索基层治理、推动共建共治共享开辟了新径。
超市开在家门口 服务群众零距离
“以前买瓶酱油都得跑好远,现在出了家门没几步就到超市了,价格还实惠,真是太方便了!”居民秦大爷的喜悦溢于言表。
据了解,这家商品种类齐全的便民超市从粮油副食到日用百货一应俱全,已成为竹节社区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竹节社区党总支书记周如华介绍,超市通过与供应商直接合作,减少中间环节,真正将实惠带给居民。同时,社区积极收集居民需求和建议,动态优化商品种类与服务,力求更贴心、更精准。
小小超市,功能远不止购物。它已悄然成为社区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时常举办各类促销活动和社区文化活动,如端午手作活动、惠民专题文艺演出、健康义诊等,有效拉近了邻里距离。居民沈大娘感慨道:“在这儿买东西,不仅能得实惠,还能认识不少邻居,感觉特别亲切。”
基层治理新路径 提升群众幸福感
“以前旧东西随手扔,现在还能换生活用品,方便又环保!”7月10日,一位居民在社区超市高兴地说,一件废旧衣物能换3~5毛钱,再也不愁换季的衣服不好处理了。
据介绍,社区超市创新打造了“资源循环利用+社区服务”模式。超市内设立了专门的废旧物品回收点,鼓励居民将废旧纸箱、塑料瓶、旧衣物等带来统一处理,通过“废品回收—积分兑换—资源再生”的链条,既激活了资源价值,解决了农村废弃物处理难题,又为居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社区还联合超市开展垃圾分类宣传,通过志愿者讲解、发放手册等形式,让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竹节社区便民超市的成功实践,是千秋镇深化基层治理创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千秋镇以“党建引领、服务下沉”为抓手,通过整合社区资源、搭建共治平台,巧妙地将便民服务与生态环保、邻里互助、文化传播等紧密结合,探索出一条“小切口、大联动”的治理新路径。未来,千秋镇将进一步推广这种“服务+治理”的创新模式,通过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举措,推动基层治理从“单向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让广大群众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积极参与者和实实在在的受益者,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幸福新图景。
通讯员 严子轩 宋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