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2025年5月,在河西集团党委和汤泉街道党工委的统筹下,江山智联“泰来家园”基层治理功能型党支部成立。支部以党建为核心纽带,推动“社区+物业+党员志愿者”联动,在安全、民生、服务管理和产业赋能四大领域协同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逐步形成硬件改善与生活关怀并重的社区治理新格局,为老旧小区治理问题交出了一份答卷。
筑牢安全防线:“三步走”实现长效保障
第一步,全面排查,织密安全防线。江山智联“泰来家园”基层治理功能型党支部成立以来,始终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联合物业、社区力量构建“排查—整改—闭环”安全管理体系。支部牵头安全管理专家与社区干部深入楼栋、公共区域,对消防设施、用电线路、燃气安全等开展“拉网式”排查,针对国庆等重点时段强化专项检查,建立风险提示、限期整改机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社区安全防线,守护居民平安生活。
第二步,建立清单,实现有账可管。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功能型党支部结合小区实际,建立《危险源辨识清单与风险评价表》,对风险点登记评估、分级管控,针对性制定相应解决措施及应急预案,完善台账目录与工作流程,推动安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实现隐患排查整改全流程闭环。
第三步,加强教育,提升防范意识。功能型党支部紧扣“双结对、双促进”部署,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 赋能安全促发展”专题培训,送“安全讲堂”进小区,围绕家庭安全、火灾应急及消防设备使用授课,结合电动车火灾案例以案释法,提升居民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
聚焦民生需求:“三维度”回应群众关切
“泰来家园”基层治理功能型党支部始终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聚焦“看得见”的痛点、解决“用得上”的需求、打造“长久管”的机制,推动居民生活品质持续改善。
聚焦“看得见”的痛点。在功能型党支部的统筹下,物业服务团队与各类物资有序进驻,从环境整治、安全布防攻坚:安保快速响应,保洁全域整治让公共区域焕新,设施巡检保障运行;更将屋顶漏水列为成立后的首场攻坚战,联合部门制定方案紧急施工,彻底解决多年顽疾,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居民期盼。
解决“用得上”的需求。功能型党支部持续聚焦居民生活场景,推进非机动车充电桩改造、照明修复、防汛物资储备等日常改善;还根据季节特点组织专项服务,如8月独居老人关怀、9月僵尸车清理行动,把服务落在“用得上”的实处。
打造“长久管”的机制。治理老旧小区不仅要解“燃眉之急”,更要建“长久之策”。功能型党支部着眼长效治理,构建制度化常态化机制:以季度联席会、满意度调查推动问题整改,技能培训与服务手册固化标准;党员带头深化“红色物业”示范服务,推动小区从“临时应对”迈向“长效治理”,巩固治理成果。
服务能级提升:三个“一”制度强化物业保障
在老旧小区治理中,物业服务水平直接关乎居民生活质量。功能型党支部以党建为核心纽带,推动形成三个“一”制度,立标准、强能力、畅通沟通渠道,为老旧小区治理提供长效保障。
以一本《物业服务标准化手册》统一规范。党支部联合物业、居民代表和社区工作人员针对“泰来家园”的痛点编制手册,覆盖环境整治、设施维护、秩序管理等全流程,明确责任主体与服务频次,作为考核依据动态优化,形成标准化、可复制、可持续的服务体系。
以每月一次的专项培训提升能力。党支部联合机构和物业专家,分设客服、安保、工程、环境四个专项小组,每月开展技能培训与实操演练,涵盖日常服务技能、应急处置、与居民沟通等内容,并且由党员带头示范提升团队专业素养。
以每季度一次的联席会议畅通民意。党支部牵头建立“社区—居民—服务团队”三方联动机制,每季度组织一次联席会议,收集居民诉求、分类督办整改并公示结果,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良性互动,增强社区治理的信任感和参与感。
推动产业赋能:“三链条”融合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泰来家园”的治理实践中,功能型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推动社区治理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构建“治理+产业+服务”三链条协同体系。依托“双结对、双促进”平台,通过花卉集中采购激活内循环,采购泉西社区2850盆花卉美化环境的同时拓宽苗木产业销路;搭建供需对接平台,联动9家企业开展花卉绿植产销协作,从品种优化、市场拓展赋能产业升级;深化“社区—企业—党员”三维联动机制,将网格化治理与产业协作结合,党员带头推动企地资源共享,实现治理效能与产业活力双提升,形成“民生改善促产业、产业振兴强治理”的良性循环。
“泰来家园”的治理实践表明,党建引领是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的关键抓手。通过建立功能型党支部,有效整合社区、物业与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构建起“社区有组织、党员有示范、居民有参与、服务有保障”的治理新格局,切实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该党支部不仅推动了设施改造、环境整治等现实问题的解决,更在组织居民、凝聚力量、产业协同中发挥“发动机”作用,成为社区长远发展的核心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