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
3D元宇宙互动系统、交互式空中成像技术、可穿戴柔性纤维传感器……日前,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启动。作为今年活动主会场,江淮大地正以系列活动安排与行动部署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亲临安徽考察,为江淮大地发展擘画蓝图、指引航向;十年来,安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加快建设创新安徽。今年全国“双创周”活动期间,大科学装置成果转化暨新兴产业峰会、首届“量子计算+”创新创业大会、中国空天信息技术与应用创新论坛等一系列科创和产业峰会密集在安徽省会合肥举办。自2017年1月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来,合肥建成、在建、拟建和谋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12个,装置集聚度位居全国前列。随着“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的产业布局逐渐成形,如今的合肥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比重较10年前翻一番、达到54.9%,连续五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墨子号、京沪干线、祖冲之号和人造太阳、海丝一号等“国之重器”惊艳世界,10年来,安徽在科技创新层面不断突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近15倍。当前的安徽正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建设、重大课题攻关跑出加速度,广大建设者们正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
近日,安徽省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引江济淮工程蜀山枢纽主体工程实现基本封顶,整个工程预计于9月30日实现全线试通水。作为引江济淮工程三级提水最重要的枢纽工程和亚洲最大的混流式泵站,在这里,长江水将被抬升12.7米,经瓦埠湖、东淝河导入淮河——几代水利人让长江、淮河“牵手”的期盼即将变为现实!而在长江之畔,宝武马钢新特钢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焊光闪烁。历经十个多月建设,新特钢项目主体钢结构厂房已基本成型。马钢股份特钢公司党委书记、副经理钱晓斌表示,这个总投资92亿元,总占地68.5万平方米的重点项目将力争在今年年底基本建成。
“创业”与“创新”始终是安徽发展道路上的一对孪生词。历史上的江淮儿女向来不乏“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传统:明清之际,徽州商帮缔造了纵横商海300年的业界传奇;20世纪70年代末,来自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实践,则直接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今年以来,围绕创业就业,安徽省做出多项政策安排。今年5月,安徽省发布《暖民心行动方案》,“就业促进”被排在十项“暖民心”措施首位。7月,安徽出台《创业安徽行动方案》,推出“皖创22条”,从“产、学、用、才、金、服”6个方面,聚焦高科技等领域,打造特训营、导师团、创业研究院等多位一体的培训、培育和服务体系,培育企业加速成长。通过设立总规模150亿元的天使投资基金群、举办“赢在江淮”等创业安徽系列大赛,安徽旨在着力解决创业主体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促成项目对接落地。据统计,今年1至8月,安徽全省新增市场主体76万户,市场主体总量突破700万户。
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市场主体是吸纳劳动者就业、创业的主渠道。今年“双创”活动周期间,海尔集团在合肥举办海尔物联生态(合肥)联合创新节暨2022年双创周论坛,科大讯飞联合合肥高新区举办2022中国“奋斗者最美”创新创业大会……在安徽,大企业、大平台通过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引领量大面广的中小市场主体协同发展,正塑造着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的新局面。今年1至8月,合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参保人数近27万人。在合肥,每10万人中就有2.7万名大学生。今年合肥市20万高校毕业生中,除却留学深造名额,近半数毕业学子选择留肥就业、创业。
安徽省人社厅“创业安徽”行动专班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安徽将继续发挥“科大硅谷”“羚羊”工业互联网等平台作用,用好“大黄山”等优质资源,以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为抓手打造创业型城市,提升创业安徽感召力和创业环境竞争力,充分释放安徽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为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提供有力支撑。
(本报记者 马荣瑞 常河 丁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