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这药真能治好我的老毛病!”某个寻常的工作日,招商银行无锡分行某网点营业大厅内,一名老年客户紧攥着手机,向运营徐经理展示着微信视频里“专家”的“承诺”。一场关乎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的双重保卫战就此打响。
原来,老人名下的一笔30万元定期存款到期,但她拒绝了理财经理的续存建议,而是执意要求取现用于购买“特效药”。坐在柜台里处理工作的徐经理敏锐地注意到老人反常的诉求,反诈心弦绷紧,立刻走出柜台,与老人进一步核实情况。
老人掏出手机,在徐经理面前播放了一段微信视频,激动地强调:“这是专家李X介绍的产品,她的家人也在吃这个药,这个药可好了,你们放心,我不会上当受骗的!”
徐经理深知涉及到健康问题,病急乱投医的心理会让老人们的警惕性大幅降低。她轻声安慰老人,搬来座椅与老人并肩而坐,思路清晰地引导老人一同分析视频内容:“您看,正规药品都有‘国药准字’,况且如果药效如此神奇,哪会需要靠短视频叫卖呢?”
“可是好多人都说这个药管用,而且李X是专家,货到付款,药源紧张,我都知道的!”
见一时无法说服老人,柜面人员联系了反诈中心和社区民警,而徐经理继续耐心劝导老人:“阿姨,您想想看,真正有效的药品都是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监管部门审批的,不可能像这样随意售卖。您的健康和财产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您陷入被骗的陷阱。”说着,徐经理还向老人讲述了一些真实发生的贩卖假药的诈骗案例,案例中服用假药后触目惊心的危害让老人的神色凝重了起来。
与此同时,徐经理一面安排柜面人员联系老人的女儿,一面安排柜面人员在网上检索有关“中医专家李X”的信息,将收集到的信息分析给老人看,让老人看穿所谓的“专家”的真面目。等老人的女儿赶到网点,老人也接到了来自社区民警的调查电话。
经过多方努力,老人终于意识到自己差点踏入不法分子的诈骗陷阱,她赶紧删除了所有所谓的“治病交流群”、“养生学习群”,感激地握着徐经理的手说:“谢谢你,多亏了你啊,要不是你们点醒我,我可能就上当了。我这把老骨头,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啊!”
徐经理微笑着回应老人:“您别客气。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您以后要是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先咨询医生或者专业的药品机构,可别再轻易相信这些来路不明的药品了。”
老人的女儿也再三向徐经理表达了感谢,说自己的妈妈平时连馄饨都舍不得在外吃一碗,但在所谓的保健药品上已经花了几十万了,平时自己怎么劝说都没用,这次总算被银行工作人员劝阻下来了。
这场30万元的“存款保卫战”,折射出新时代金融工作的深层变革:从单纯资金管理者升级为综合风险防控者,从传统金融服务延伸至社会治理参与者,银行业正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防诈堤坝。
2025年以来,招商银行无锡分行的金融安全反诈工作累计覆盖约25.5万人次,多名运营员工获得市区级反诈相关荣誉表彰,合计阻断涉案资金转移超52万元人民币。筑牢全面反诈防线,这不仅是守护群众财产安全的必然解,更是新时代金融机构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勇担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招商银行无锡分行将继续践行金融为民初心,持续推动反诈工作从被动防御向主动治理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