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十二地市 > 徐州 > 县区 > 正文
何以“近悦远来”?一座小城的魅力密码

江苏沛县之所以广为人知,不仅因为它是一座千年古城,还因为这里成就了许多传奇人物的传奇故事。


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汉高祖刘邦,就是从沛县发迹,夺天下,创汉朝,演绎了史上最成功的布衣“创业”传奇。

“创汉”的起点,创业的福地。千百年来,创业的基因在这片土地上衍衍不息,悠久绵长,迄今仍散发着迷人的气质。


无数在这里出生的年轻人在见识过外面的繁华后,决定回来;众多外来创业者“来了以后就不想走”。


当下,创业创新的故事正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上遍地开花,续写着新的传奇。

活力乡村:下乡创业天地广

“我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我处在一个奋斗的时代,脚踏一片创业的沃土。”沛县鹿楼镇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张诺说,家乡创业富民的大好氛围,就是时代赋予他的最好机遇。


30多岁的张诺,曾是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靠着自己的努力考入南京财经大学。毕业后,在中煤集团五建一处物资供应科上班,收入还不错。然而,他从没放弃“创业”的梦想。


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家乡正在实施“黄河故道建设百果长廊”项目,无论从政策还是资金上,对创业者都有激励和扶持。动了心的张诺思虑再三,决定辞去城里的工作,选择回乡创业。


面对家人和乡邻的不理解,他没有退缩,铁定了心要干出点名堂。“只有成功,才能证明当初我的选择没有错。”张诺说,在自己外公(曾是沙河林场的老技术员)的帮助下,他在鹿楼镇流转土地种果树,开启了创业之旅。


土地流转、辛勤耕耘……这名辞职回乡创业的奋斗者,用自己的学识和胆识,谱写了一曲“农场致富”的传奇。通过种植优质苹果和桃子,他将上千亩家庭农场经营得风生水起。


“去年产值1600多万元,直接带动100多人就业。”张诺说,他希望更多地年轻人加入进来,“农村是一片无比广阔的天地,值得更多年轻人来探索。”


刘宇豪,陕西宝鸡人,中国矿业大学的学生。大学阶段就投身创新创业热潮的他,在沛县成立了文化传媒公司,他和团队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拍摄,推广沛县农产品的同时,也助力家乡的农产品走出西北。


“这个地方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很大,农产品也很丰富。”今年大四的刘宇豪说,自己毕业后打算留在沛县发展,“这里的美食很多,我最喜欢的就是沛县‘冷面’。”


在沛县乡村,像张诺、刘宇豪这样在乡村施展才华的“新农人”还有很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进,农村、农业提供的就业创业市场越来越广,逐渐吸引包括企业家、能人、大学生、外出打工者下乡进村。


近年来,沛县更是大力实施以“人才下乡,能人返乡,资本兴乡”为主要内容的“三乡工程”,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架起了一座城乡要素资源互联互通互融的桥梁。


2021年,沛县累计吸引工商资本进入农村30.8亿元,创建镇级“三乡工程”创新创业园区17个,吸引人才下乡877名,能人返乡创业631名。

产业之城:近悦远来“强磁场”

沛县既为汉皇刘邦的发迹之地,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先祖故里,素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之称。开国帝王、文武重臣们的史迹、遗踪绵延千年,滋润着这方土地。


“历史积淀深厚,文脉绵延流长。”90年出生的简祖一,在谈及对沛县的印象时说,除了璀璨的文化,它还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好人文化浓厚,“如果你来沛县,一定能感受到这样的氛围:奉献、有爱、互助……”


简祖一是南京人,法学本科毕业,来沛县工作七八年了,现就职于江苏金荣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行政管理部部长一职。


在企业所处的经济开发区,简祖一亲眼见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也曾亲身体会到贴心的服务。“这座快速成长的城市,对于各方人才都非常重视,而且这种重视是落在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的,充分体现着尊重、关心和保障。”


身心融入这座城市的简祖一,早就坚定了在沛县扎根的想法。目前,他已经在这座城置业安家,娶妻生子。


人才是事业兴旺的基础和保障,人才聚,财富集,事业兴。然而,人才何来?靠政策、靠待遇、还是靠感情,最核心的还是要产业兴旺,要有适宜生存和发展的创新创业生态。


近年来,沛县坚持强身聚核,事业聚才,加快推进优势产业、重大项目、科研平台建设,不断集聚电子、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加速吸引着人才、资本和企业纷至沓来。


与此同时,坚持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相结合,沛县持续优化创业环境、加大政策扶持、保障资源供给,为更多有知识、有技术、有想法的年轻人返乡创业解决融资、土地流转等难题,让人才创新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城强则贾兴,水深则鱼悦。来自沛县人才办的统计数据显示,仅2021年,当地就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88人、专门人才483人、大学生4337人,创历年新高。

厚植土壤:让事业发展更精彩

创业环境,是激发创业种子生根发芽、促进创业要素加快聚集的关键推动力,也是创新创业兴起和发展壮大的土壤、载体。


近年来,沛县全面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了县委统一领导,县政府支持保障,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发展格局。


研究出台《沛县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实施细则》,并从教育、医疗、文化、金融、社会工作等方面实施15个配套文件,人才项目最高资助额度上调到单项最高6000万元,比2015年之前的最高资助金额300万元,提高了20倍。


为全县龙头企业量身定做人才匹配方案,聚焦产业需求,深化产才融合;破解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为人才和用人主体“增动力、添活力”,释放创新源头活水。


引才育才是基础,用才爱才是关键。沛县全力做好“后半篇文章”,把项目审批、资金帮扶、科研投入、子女就业上学等作为关心关爱人才的“一揽子”工程,抓实抓好抓成效。


“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人才综合服务专窗”“人才安居保障计划”,“个性化定制服务方案”,1000多套人才公寓,让人才的成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需求皆可得到满足。各类人才在沛县不仅可以大显身手,更有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创新生态+年轻人的回归,让这个地方有了更多的活力和生机。”沛县县委组织部分管人才工作的负责人胡红侠说,今后,将把创新创业之火烧得更旺,把引贤纳才之门打得更开,让沛县成为各类人才“近悦远来”的热土、施展才华的沃土。       

李伟豪 


相关推荐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