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十二地市 > 盐城 > 县区 > 正文
法润滨海谱新篇!盐城市滨海县“八五”普法工作综述

“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盐城市滨海县围绕中心工作、创新普法举措,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普法格局,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



红色赋能:让法治阵地成为精神地标


滨海作为革命老区,有红色遗址近40处。为推动红色基因与法治精神深度融合,当地依托宋公堤这一红色地标,投入150余万元打造月堤海景法治公园,沿堤3.5公里设置宪法、民法典、人民防线、法治文化、海洋公益诉讼五大主题区,50余座雕塑展现古今法治智慧,集红色教育、法治宣传、旅游观光于一体,自建成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



串联宋公堤主题文化展陈馆、盐阜大众报旧址陈列馆、顾正红烈士故居等红色教育基地,打造“红色+法治”研学路线,组织党员干部、青少年实地学习,让参观者在行走中赓续红色血脉、感悟法治力量。


品牌矩阵:让普法声音抵达每个角落


以獬豸为原型、融合地域元素,设计普法虚拟代言人——“滨小司”,打造“滨小司”普法品牌。线上推出《滨小司说法》电台栏目,每期一案拆解法律难点,同步在微信公众号、“法润民生”微信群转发,实现“指尖上的普法”;持续办好《法润滨海》电视栏目,在抖音平台制作、发布《滨小司普法课堂》系列短视频,让法治声音融入日常视听场景。

线下,联合邮政公司打造“普法邮路”,将“滨小司”普法便签贴在快递包裹上送进千家万户;“普法宣传投影灯”覆盖65个小区,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抬头见法、低头学法”。


精准滴灌:让普法内容对接群众需求


紧盯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清单制度,实现县镇两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题述法全覆盖,建立党员活动日“一月一法”学法制度,有效形成“以上率下”的学法氛围。

在青少年法治教育方面,实现全县70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全覆盖,《花季少年,莫中“毒”招》课程获评全市优秀法治宣讲课程,举办“模拟法庭”“法治第一课”等活动140余场。



面对市场主体,设立“滨企无忧”公共法律服务驿站,开展“送法进企业”“法治体检”等活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为残疾人、老年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提供“点单式”普法,针对性提升群众依法维权能力。


普治并举:让普法成果扎根基层土壤


培育“法律明白人”4553名,推动落实“1名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在化解邻里纠纷、解答日常咨询中同步释法,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建成人民调解组织423家,实现县、镇(区、街道)、村(社区)三级全覆盖,“1+15+N”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力推动将纠纷化解在诉前,“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模式让群众在参与治理中增强法治意识。



文化浸润:让法治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常态化开展法治文化基层巡演,五年间累计演出300余场,受众达10万余人次;举办法治文化书画展、普法作品征集、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普法氛围。

法治文化作品创作成果丰硕,剪纸动画《子涵的吐槽日记》在全国检察机关“三微”作品展播中获“十佳作品奖”“最佳撰稿奖”,非遗法治文化作品——《依法治国》(木雕)被省司法厅进行云展览。

五年来,盐城市滨海县用实际行动让法治精神浸润人心,未来将持续深化创新,推动普法工作与时代同频,与民心共振,为法治滨海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通讯员 潘秋任 王怡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5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