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盐城市滨海县立足黄海之滨的资源禀赋,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靶向发力推进“整治提颜值、产业增内涵、治理促长效”,让乡村既有“外在美”的赏心悦目,更有“内在魂”的厚实底蕴,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和美乡村建设之路。
全域整治强基础,颜值品质双提升。该县通榆镇以“全域整治+示范创建”为抓手,锚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标,统筹镇村空间优化,全年完成近500户房屋拆迁,新增耕地200多亩,为乡村发展拓出广阔空间。依托“特色街区”建设,完善“一校四中心”服务架构,配套文化广场、便民超市、养老服务站等公共设施,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
积分治理激活力,产业筑基稳增收。陈涛镇创新推出“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将庭院美化、垃圾分类、秸秆禁烧等纳入管理,村民可凭积分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同时紧扣“产业兴则乡村兴”,该镇以“陈涛山芋粉丝”国家地标产品为依托,新建红薯粉丝产业孵化基地,推动手工作坊规模化生产,力争三年内产值过亿元。
生态打底融农旅,田园客厅引客来。该县农业园区聚焦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创建,以“生态打底+农旅融合”打造宜居宜业新标杆。园区深化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治理,压实河长制责任,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水系。实施“丰收大道—火箭路”提升改造工程,打造老梨树景观带,串联黄河故道沿线果园,形成“春赏花、秋摘果”的生态休闲带。
此外,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垃圾堆积、设施老旧、环境杂乱等环境痛点,滨海县以“全域覆盖、不留死角”为原则,广泛开展“清脏、治乱、增绿”专项行动。行动中,工作人员与村民紧密协作,逐一清理房前屋后的乱堆杂物,集中拆除影响村容的残垣断壁;同时推进镇村道路硬化改造,完善污水管网铺设,在道路两侧与闲置地块栽种适宜的绿化苗木,并增设太阳能路灯,让乡村环境逐步摆脱“脏乱差”的旧貌,朝着“洁净美”的方向稳步转变。
环境蝶变绘新景,和美乡村入画来。滨海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擦亮生态底色、厚植产业根基、激活治理效能。一个个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正在黄海之滨次第绽放,为全县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通讯员 王瑾 顾元庆 李蓥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