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记者 王 东
2月4日,立春,北京冬奥会开幕!一簇“迎客松”焰火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上方绽放,91朵写着参赛代表团名字的“小雪花”汇聚成一朵“大雪花”,化身北京冬奥会主火炬台。奥林匹克文化交融中国文化的北京冬奥盛会,就此揭幕。
简约办赛 展现大国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党和国家的一件大事,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使命光荣、意义重大。要坚定信心、奋发有为、精益求精、战胜困难,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把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贯穿筹办工作全过程,全力做好各项筹办工作,努力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
从2008年到2022年,北京成为世界上首座成功举办过夏奥会和冬奥会的“双奥之城”。两届奥运,两次飞跃,本次冬奥会,北京共使用了14个2008年奥运会遗产。国际奥委会品牌和可持续发展总监玛丽·萨鲁瓦认为,这种场馆利用模式,汇集了往届奥运会在可持续方面的优点,新建场馆也从一开始就充分考虑赛后利用需求,这种办赛理念为未来的奥运会提供了借鉴。北京从而成为第一届从申办、筹办、举办全过程践行《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奥运会,也是积极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奥运会。
“简约、安全、精彩”是最成功之处,展现了大国自信的办奥底气。
北京做到了简约而不简单。火炬接力压缩为3天,开闭幕式大大压缩时长,来自各行各业的普通群众、志愿者和运动员共同完成4场世界瞩目的表演,做到“更温暖、更从容、更简约”。加强科技运用,实现“水冰转换”“冰篮转换”,完美诠释“微火”主火炬创意。采购项目能借不租、能租不买、能合并采购就合并采购,所有物资品类租赁比例达70%左右,总体资金节约率达10%以上,实现20年来冬奥会最低预算。简约办赛大道至简、举重若轻,折射了中国人自信平和的心态。
奥林匹克的中国方案,贯穿在申办、筹办、举办的全过程,继承传统,发扬特色,“中国方案”与世界融通,开启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新纪元。
一批奥运场馆闪亮登场:“鸟巢”完成改造升级成为“最智慧的馆”;“水立方”实现“水冰转换”变身“冰立方”;“冰丝带”除了打造“最快的冰”,还将成为市民百姓的“冰上乐园”。
一批科技成果集中亮相:在三个赛区及周边地区,冬奥气象综合监测网络实现“百米级”“分钟级”精细化气象预报;全流程智能化的数字人手语生成服务,方便听障人士收看赛事报道;8K画面结合5.1声道环绕立体声,让“云”观赛的观众获得沉浸感更强的感官体验。
闭环管理 搭建安全港湾
冬奥会后年满50岁的德国速滑老将佩希施泰因非常感谢北京冬奥会成就了自己,让她成为史上首位参加过八届冬奥会的女运动员:“采取严格防疫,才能确保大家健康安全,顺利参赛。”
从覆盖三个赛区的100多个医疗点,到赛场内外18000多名志愿者;从不分昼夜在场馆维护秩序的安保人员,到奋战在赛场一线的工作团队……让巴赫盛赞的奇迹是中国抗疫成功经验的缩影,更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的集中展现。
严格执行《防疫手册》,采取闭环管理政策,闭环内外独立运行,不仅筑牢了疫情防控之墙,更保障了“两个奥运”和社会面安全平稳运行。
在科学严密的防疫政策指导下,两地三赛区实行全流程、全封闭、点对点的防控体系,创造出安全的参赛、工作和生活环境。
闭环内,奥运村、场馆入口、运动员通道、电梯间、媒体工作间、餐厅,随处是感应式消毒装置,一伸手,瞬间完成手部消毒。无感式大通量体温测量设备能监测每个人体温,“您的体温正常”,播报语音令人安心。酒店、媒体中心、比赛场馆都有便捷的核酸检测点,涉奥人员就近即可完成每日一次的核酸检测。
搭建一个安全港湾,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比赛干扰,成为选手共识。“冬奥村里执行严格消毒,大家都戴好口罩,这能让我们把精力都集中到比赛上,赛出精彩。”女子自由式滑雪雪上技巧冠军、澳大利亚选手杰卡拉·安东尼说。
美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达丽安·史蒂文斯不禁感叹:“这是一场安全的奥运盛会”,中国出色的防疫水平体现出凝聚各方智慧的能力。
此言不虚,精细化防疫不仅体现了这种智慧,更凸显出浓浓的人文关怀。
冬奥防疫实行闭环管理,提供了大型赛事抗疫的成功模式。
有外国政要表示,谁得冠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在疫情之下相聚在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中国,相聚在全世界最好的城市之一——北京。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在确保安全和给予运动员一定自由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使闭环内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成为展示中国防疫成就的平台,也为疫情下举办国际性重大活动提供了范例。
交流互鉴 树立良好榜样
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执行主任克里斯托弗·杜比表示,在知识经验传承上,北京冬奥组委不仅是勤奋好学的学生,更是尽职尽责的老师。
举办观察员项目、实施知识转移项目、建设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信息与知识数字博览馆……北京冬奥组委通过多种方式将自身办赛特色经验和创新性经验成果传递给未来奥组委。
长期以来,为了降低奥运和残奥办赛的复杂性,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高度重视和北京冬奥组委在办赛知识经验传承上加强合作。
为了更高效地分享自身办赛经验知识,北京冬奥组委信息与知识管理团队通过举办观察员项目、实施知识转移项目、建设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信息与知识数字博览馆等,主动分享自身办赛特色经验和创新性经验成果。
北京冬奥组委自2016年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线上培训平台的建设工作,在2020年初,为了应对疫情对线下培训的影响,将内部学习平台升级为冬奥云端学习平台,包括北京冬奥组委对内培训的信息与知识管理平台,以及主要面向公众的“学习冬奥”微信小程序。
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时,北京冬奥组委与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合作举办了观察员项目,共包含55项学习活动,向巴黎奥组委、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组委、江原道冬青奥组委、布里斯班203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以及亚奥理事会等134名观察员传授办赛知识经验。
来自北京冬奥组委23个部门和场馆运行团队、40个业务领域的60余名业务骨干代表分享了筹办知识、经验和成果,在内容上涵盖场馆运行、竞赛组织、交通运行、无障碍、电力保障、物流运行、形象景观等赛事运行核心领域,在空间上遍布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所有竞赛场馆和奥林匹克大家庭酒店、主媒体中心、主物流中心、交通场站等非竞赛场馆和设施。参与活动的观察员达600多人次,获得各方一致好评。
北京冬奥组委已累计向国际奥委会提交了612份文件、573张图片和54个视频,这些资料与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关键里程碑任务直接相关,可为未来奥组委提供直接参考。
克里斯托弗·杜比表示,在国际奥委会信息与知识学习(IKL)团队的支持下,北京冬奥组委的信息与知识管理团队以《奥林匹克2020议程》和《新规范》为指导,进行了多个领域的创新,为其他奥组委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他还表示,通过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奥组委的共同努力,我们最充分吸收借鉴了前人的经验,也最大化输出了北京办赛的宝贵知识,这将长期助力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整体发展。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08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