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泰州姜堰:千名年轻党员在乡村振兴一线绽放芳华

仲夏时节,泰州市姜堰区淤溪镇蓝天白云、风景如画,一棵棵行道树挺直腰板,一座座楼房错落有致,一块块田地阡陌交错,到处都是生机勃勃的景象。

6月29日上午,姜堰区淤溪镇靳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曦查看村庄保洁工作后,就来到困难老党员梁存珍 家中,送上慰问品慰问金,并听取“康养靳潭”的建设意见。

在姜堰区,越来越多像罗曦一样的年轻党员,逐步认识到投身乡村振兴的人生价值,不断涌入基层,扎根基层。

接力使命担当,争做凝聚群众的“带头人”

今年31岁的罗曦,他的父亲也是干了几十年农村工作老党员,他说:“父亲皮肤虽然晒黑了,但为群众服务的心是红的,收获成果五彩斑斓,农村工作充满挑战,我也要走这条路”。2018年3月,他毅然放弃某局机关工作,来到靳潭村当了一名见习村官。

罗曦到村后,把床铺搭在了办公室,扑下身子,一步一个脚印,3年时间,从村委会主任助理干到了党总支副书记,从“小马驹”变为“千里马”,2021年1月,他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后,与第一书记沈向明携手一起,聚焦“红色靳家潭”党建品牌,亮出初心,凝聚人心,“无中生有”抓复垦,把“沉睡”资源变成“香饽饽”,打造千亩大米优质基地、304花卉果蔬生产采摘观光基地,成立鲍老湖果蔬专业合作社,同时,还把红色资源、法治文化融入到村庄风貌提升及规划当中,建成了乡贤馆、议事室和法治公园。

“龙溪一曲抱村流,两岸人家事事悠”,如今,拥有400多年历史的靳潭村被评为江苏省传统村落。今年,该村预计村集体年收入达到190万元,实现了“古村落”与“新农村”的幸福接力。

笃定实干苦干,争做引领群众的“追梦人”

2021年7月入党的王汉翔,是白米镇和平村90后返乡创业青年。黝黑的脸上写满了很多成熟:“我回乡就是要给父老乡亲踩出一条‘种田’新路子”。

今年31岁的王汉翔,创业已经进入了第6个年头。2016年,王汉翔成立泰州市汉翔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当起了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至今,承包土地约800亩。6年来,他前后投资约400万元,经营稻麦种植、草莓园、综合共养、互联网共青农场等,他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还带动了当地约90人就业。

在他的带领帮助下,本村青年王汉卿在梁徐街道流转了1000亩地,现在农忙季节,他们跨地区聘请农机手精准作业,轻松管理,每年每亩的纯收入达到400元。王汉翔的创业项目先后荣获“江苏省创青春大赛二等奖”、“泰州市蜂鸟大赛一等奖”。

比王汉翔扎根田野更长的姜堰区河横村汉土家庭农场总经理孙飞,今年35岁,2010年5月入党,发展生态立体农业10年,他先后申请注册了“汉土”牌大米商标、稻田生态养鱼方法专利,面对周边农民纷纷要求将稻田生态立体模式传授给他们的意愿,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带领大家共同创业致富。2014年,孙飞牵头成立了泰州市庆荣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吸引社员158人,流转本地及周边村镇土地1130多亩,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156人就业。

 近年,为顺应农村集体土地规模化经营,他又成立了泰州汉土植保专业合作社,为100多户农场主解决了农作物病害防治的后顾之忧。现在,他还继续流转土地,用于猕猴桃、水蜜桃等特色水果种植,探索农业休闲观光、农事采摘体验等创业新门道,进一步拓展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争当引领群众的“追梦人”。

永葆为民情怀,争做服务群众的“智能人”

在乡村振兴政策带动下,互联网及科技企业不断向乡村下沉,推广电商等智能产业,推进农村数字化服务势在必行。

今年35岁的李辉,2014年5月入党,现任溱潼镇城北社区党总支副书记,2015年,他成立泰州市溱湖八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当时的想法就是把村民们带上“网路”,推广新销售模式。

李辉说:“我会赚钱,会做企业,可是村民的生活条件并不是太好,我让他们从上网销售开始,都好起来!”面对村里30、40岁左右的青年人或者妇女,为教会他们用好淘宝、京东购物平台,李辉申请注册了“姜堰区青年微商协会”,也是泰州市第一个微商协会,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指导了村民微商创业86人,教会村民使用微信购物、缴费113人,帮助他们销售溱湖簖蟹、手工粽子、手工桌椅各类农产品达283万元。

李辉的微商项目所在村获得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村、江苏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等荣誉,他本人荣获2019年江苏省“创青春”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农村电商组三等奖、2021年泰州市“最美青年农民”等荣誉。

去年,李辉注册了三家企业账号和两家抖音店铺,带动了年轻抖音创业者8名、村民22名,今年上半年,通过抖音销售鲜活龙虾,销售额达300万元。预计今年下半年,他们销售溱湖簖蟹、溱湖八鲜可达2000万元。

今年初,姜堰区全面启动“112233”工程,点燃加速乡村振兴强力引擎,为广大年轻党员提供了奋斗主阵地。据姜堰区委组织部门统计,截止2021年底,全区农村党员12515人,其中35岁以下的1761人,有1000多名年轻党员参与、助力乡村振兴,全区264个行政村(社区)两委成员总数中,35岁以下的有917人,更多年轻党员成为乡村振兴的人才“源田”和技术“富矿”,他们扎根广袤的三水大地,为乡村振兴奉献青春、绽放芳华。

(编辑 蒋文嘉)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