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已至,旅游业迎来了“黄金期”。但多家旅行机构负责人表示,疫情反复让人们的出游意愿降低,激活“疫情后市场”依旧任重道远。
随着行程码“摘星”等利好政策出台,能否刺激暑期旅游行业“回暖”?对比往年,今年暑期旅游有哪些新趋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又该如何抓住旅游旺季,满足文旅消费需求,提振“后疫情时代”江苏旅游业?记者进行了调查。
恢复“流动性”,企盼文旅市场复苏
“每天粉丝群里都有人问演出还能不能正常进行,官方说让我们‘再等等’。”6月起,沉寂已久的演艺市场复苏了,南京市民小孟和闺蜜刚花599元,预购了7月中旬咪咕音乐节两日通票,就赶上南京再次出现阳性病例,正在担心中,行程码星号取消了,她们又看到了希望。
寒暑假等节假日,原本是一年中的旅游最旺季,但3年来,疫情的多轮反复和局部地区发散,造成江苏旅游在努力复苏和间断停摆中波折前行。
5月31日,省文旅厅下发通知,对跨省旅游实施“熔断”机制的范围调整精确到县级;6月以来,包括省内多地调整跨省流动政策,为暑期旅游市场全面复苏“预热”;多地景区免票、优惠等举措也不断推出,力求通过恢复“流动性”让市场回暖。
6月3日,随着马鞍山开拓旅行社组织的50名安徽游客抵达南京,跨省旅游恢复经营后南京迎来首个外省旅行团。“跨省游已经放开一个月了,订单的确有所增长,但还远没到疫情前的水平。” 南京信天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相关人士透露,往年暑假是最忙的时候,今年市场信心不足,市民游客更偏向时间相对可控、取消成本更小的短途游。
“不断反复的疫情深刻改变了文旅业态和人们的旅游消费方式。”省重点培育智库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讲师李贲介绍,数据显示,假日里游客的出游距离和游憩半径呈现双收缩;“3小时”旅游圈成为假期主要活动范围,以近郊游为主的“本地人游本地”特征明显。疫情发生以来,江苏游客旅游习惯由出入境游转向国内游,以短时间、近距离、高频次、自驾出行为特点的“轻旅游”“微度假”“宅酒店”成为更热门的选择。
暑期已至,激活跨省游、周边游市场,成为振兴旅游业的“刚需”。前不久,由长三角三省一市文旅行政部门共同评选的31个“首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揭牌,还将在下半年遴选出第二批名单。“长三角各地将依托高铁网络和站点,鼓励旅行社合作,通过政策引导,进行资源、权益共享。”省文旅厅副厅长李川说。
消费层次上升,供需两端均升级
随着人们出游习惯日益“近程高频”,被压抑的旅游消费需求在次数减少的情况下,呈现出追求服务高品质的新特征。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人均每次旅游消费899.28元,同比增长16.2%,整体上人们的文旅消费层次在提档升级。
“促进市场复苏、拉动文旅消费,要从供需两端发力,一边突出市场主体,一边注重惠民促销。”南京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举例说,除了暂退旅行社服务质保金、发放文旅消费券等措施,6月,南京再次出台“宁文旅12条”,明确对开展城市微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旅游直播的创新发展旅行社进行奖励;对开发露营营地、旅游演艺、主题游乐、夜游等新产品、新项目的建设单位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加速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暑期来临,夜游成为提升产品质量、满足高品质消费的突破口。6月23日,将唐诗、光影、演艺、亲子、非遗等元素融合的沉浸式夜游项目“二分明月忆扬州”2.0版本在扬州瘦西湖开启,扬州市民凭本人身份证可享半价优惠。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表示,“希望通过减免政策提升景区吸引力和口碑,争取暑期市场,并拉动景区周边餐饮、文娱、地面交通等二次消费。”
文旅消费的潜力究竟有多大?不久前,“水韵江苏·非遗购物节”线上线下同步启动,联动全省159家景区,举办非遗相关活动325个,以“一市一品牌”特色活动成功助力老字号、非遗企业、大师工作室等非遗好物“出圈”。据省文旅厅监测的省内365家非遗店铺统计,5月底至6月中旬的3周时间内,共销售非遗产品近254万件,销售总额高达3.2亿元。
为唤醒暑期旅游市场,6月25日,“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文旅消费推广第三季开启。启动仪式上,避暑康养、滨海廊道、清凉水韵、暑期研学四大主题“江苏夏季宝藏玩法榜单”发布,夏日风情成为这一季的主打。“整个第三季期间全省将推出14个主题、共500余项系列活动,通过一道道更具品质的文旅大餐,助推全省文旅市场加快复苏。”省文旅厅旅游推广处处长于倩说。
转型增效迫切,寻找新的“流量密码”
眼下,江苏文旅行业格局正发生变化,旅游业本身的发展不平衡、供需不匹配被疫情所放大,江苏文旅业和市场主体转型增效甚为迫切。
作为老牌景区,南京玄武湖公园2021年游客量约1300万人次,仅为2019年的六成,虽外地游客占比骤降,但自营收入近1.13亿元,创历史新高。“我们对市场定位迅速调整,针对本地游客核心服务群体,开发了‘水上文旅+体旅系列’‘观鸟游船专线’‘儿童探险乐园’等新产品和新项目,适应了旅客偏好的变化。”南京玄武湖公园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秦小斌说。
如何化危为机?“为适应新要求、未来旅游产品开发需要着重3个数字:24小时、12个月、3-80岁。”常州恐龙园文旅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沈波解释说,即提供24小时全天候的服务;全年均衡提供优质供给,特定节庆思考如何配套;产品研发要有全年龄段意识。
数字文旅成为新的“流量密码”。6月25日,“苏心游”联合南京夫子庙等三大景区,推出首批3款NFT(非同质化代币)数字藏品门票。“首批数字藏品门票特别设置了‘1+2+3’的玩法,分别对应个人、情侣、家庭的不同出行需求,购买者可获得对应景区的门票和数字藏品一份。目前预约非常火爆。”省文投集团大运文旅公司董事长朱国强说。
今夏,南京牛首山景区将迎来国内首个专为景区订制的大型开放世界实景互动游戏《牛首修心》,结合牛首山不同景点,共设置6个主场景、6条解谜游戏剧情线。 制作方、华加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策划张明轩表示,“游戏融合VR、AR等制作手段,线上观赏与线下体验结合,致力于打造一个以内容创作为核心的‘虚拟现实交互平台’。”
“走马观花式的旅游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南京知名旅游主播张真好说,以前游览景区以导游为重点,如今以游客为重点,游客实现从听到参与,沉浸式地书写自己的“故事”。未来,可通过多元发展、跨界融合、拓展产业链提供增值服务,促进旅游业提质增效。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付奇
(编辑 邵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