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87年前,遵义会议在此举行。
今天,子尹路协台巷15号,一群“火蓝尖兵”忠诚驻守。
从15号走到96号,不足百米,却丈量着一代又一代消防救援人员传承红色基因、护佑革命圣地的无限忠诚。
自1970年建站以来,红花岗区会址消防救援站把遵义会议精神和长征精神融入血脉,培塑“忠诚、传承、无畏、奋进”队魂,创造了会址及周边建筑群半个世纪的“无火”传奇。
新征程下,会址消防救援站坚守初心使命,铭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在千锤百炼中淬火,在千难万险中担当,以保国安宁、护民平安。
一粒种子只有根植沃土
才能生机无限
走进会址消防救援站,一整面古铜色的浮雕墙引人瞩目,它展示着红军攻打娄山关时的胜利场景;在一楼楼梯两侧,上个世纪90年代曾使用过的灭火战斗服和战斗头盔摆放成列...
“会址消防救援站就是一片红色沃土。”该站政治指导员杨振说。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会址消防救援站将“党建带队建,队建促工作,工作上台阶”作为党建队建工作的方向和灵魂,持续开展“理想信念真树立、制度规定真落实、模范作用真发挥”党员“三真”活动,定期举行“三会一课”、二五政治教育、读书班等,扎实落实“党员学党务·晨学一刻钟”和“党史怀中读·晚学半小时”。
图为会址消防救援站设立党(团)建有声室,强化党(团)建阵地建设。
“为了学深悟透,我一有时间就会泡在站里的阅览室里,那里资料很多。”该站二班副班长安峻男告诉记者,站内推成出新,建立“有声党建”阵地,统一规范设置集实体书阅读、“扫码即听”于一体的党建知识有声墙,并将基层党建知识装进一个个“二维码”,让支部党员学习方式更加便捷,学习内容深入拓展。
21岁的安峻男2018年加入会址消防救援站,刚来的他对红色故事并不了解,正是在站内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及相关事迹的感召下,逐渐萌发红色情怀,并于2020年成功加入党组织。“一粒种子,只有植根于沃土才能生机无限。我就是那粒种子。”安峻男说。
图为会址消防救援站在遵义会议会址开展学习教育活动。
图为会址消防救援站与团区委、文化小学联合组织快闪活动。
会址消防救援站还汇聚合力,以支部带党员、党员树模范的形式强化党组织建设,把组织生活开进“红色圣地”,组织队员开展“传承红军精神、争当红军传人”活动130余次,与8家地方单位在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共建党性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等,联合当地多个基层党组织,组建党建联合体,用“红色引擎”激发队伍理想信念。
构筑红色旧址群
最强防火墙
图为会址消防救援站开展消防安全巡逻。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有所悟,而后笃行。佑护红色革命旧址群万无一失,是会址消防救援站的首要使命。
成立“红旗巡逻队”。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局旧址等多为砖木结构建筑,耐火等级低,房屋内还存放着大量的珍贵文献、照片等易燃物,火灾载荷大,防火难度高。
图为会址消防救援站对会址纪念馆消防设施进行检查。
为消除火灾隐患死角,会址消防救援站成立“红旗巡逻队”,一日三查,逐项检查会址内部及周边区域消防安全设施。
“你这个操作速度太慢了,若碰到突发情况无法及时处置。”红旗巡逻队的孙莹在对会址陈列馆巡查时发现,新来的安保人员对室内消火栓等固定消防设施操作不熟练,立即组织人员现场培训,并叮嘱他们牢记防火措施,加强灭火器、室内消防栓等规范操作。
图为会址消防救援站开展消防安全巡逻。
杨振介绍,每名巡逻队员平均每天要走15000多步,对旧址的每栋小楼、每个房间、每扇窗户“了如指掌”。52年,18000多个日日夜夜,一代又一代会址消防救援人员共行约4亿步40万里,相当于重走了10余次红军长征的路程。
构建立体防控体系。为精细管理,确保会址群的绝对安全,会址消防救援站联合公安系统天网工程,安设32个摄像头对会址主楼、陈列馆、纪念广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全天候24小时视频轮巡。
“遵义会议会址主楼目前最大的火灾风险,是电气线路火灾,在2019年第二次电改的时候,红花岗区消防救援大队督促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加装了'智慧用电监控系统'。”杨振说,若线路出现短路、过载,通过该系统,会址纪念馆值班人员和会址消防救援站相关人员可以通过手机APP立即接收报警信息。“智慧用电监控系统”使用以来,会址消防救援站共检查和排除用电安全隐患60余条提示信息。除此之外,遵义会议会址所有固定消防设施都可以通过安易云平台和手机APP发送提示信息,实现事故早发现、早报警、早处置。
图为会址消防救援站对遵义会议会址开展灭火疏散演练。
充分做好灭火救援准备。该站坚持为会议会址量身制定灭火救援预案,实地勘察每一个消防出口、每一条消防通道,亲手测绘每一张平面图,再三讨论、反复推敲形成多种灭火方案。会址和陈列馆每装修一次,救援预案也会跟着调整一次,从最初的笔写手绘图纸到现在的全景电子预案,该站共为会址制定预案36次。
图为消防员到商户开展防火宣传。
图为消防员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
针对红军街、捞沙巷等不通车的巷道,消防救援人员采取流动宣传,深入居民家中,给大家讲授防火常识2360余次,分发消防知识读本累计55300余册,并对重点单位和法院街、子尹路等路段商铺进行全天候、无缝隙巡查服务,累计查改火灾隐患1600余处,大大降低周边地区火灾发生的几率。
传承初心使命
永远“竭诚为民”
在会址消防救援站的荣誉室里,一把锈迹斑斑的冲锋号被放在透明展示盒里。
“这是站里的传家宝。”杨振告诉记者,是上世纪80年代,会址消防救援站在处置桐梓县农村火灾时,一农户送给站里的。据农户当时说,这把冲锋号是红军在娄山关战役中留下的,消防员和红军一样,都是为人民救苦救难的。
冲锋号在会址消防救援站的荣誉室里“住”了30多年,见证着该站不忘初心,永远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在服务人民中传递温暖,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奋斗。
图为红星便民服务站。
会址消防站传承红色精神尽心服务游客,成立“巡逻、宣传、培训、服务”四位一体的红星便民服务站,为游客提供饮用水9800余桶,提供指路向导、寻人寻物等服务30万人次。
图为消防员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
图为消防员在便民服务站,为人民群众服务。
7月27日,由于汛期持续强风暴雨,遵义市多处树木倒地、车辆被砸,会址消防救援站快速反应、有效救援。一天之内,该站连续出动11起警情,成功处置被困车辆7辆,清除倒伏树木15棵,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他们守护着老城的万千市民,是我们的娘家人,有他们保护,很安心。”纪念馆社区工作者张永萍表示。
图为消防员为辖区人民群众送水。
针对辖区居民年龄较大等实际情况,该站消防救援人员走街串巷,开展防火知识入户宣传,视群众需求为动员令,为其解决换灯泡、修水表、送药品、取钥匙等难题。该站还成立老旧小区专业处置队,对辖区老旧小区建筑数量、基本情况进行排查,积极探索“快速反应队”建设,研究“一短三快”作战方法,钻研高层建筑、化工企业、老旧小区建筑结构及灾害处置对策,开展无预案实战演练3200余次,“六熟悉”15300余次,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时刻准备。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记者:周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