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文明之美看东方】芭蕉扇子、纳凉竹床、井水西瓜……那些年,扬州人的夏日凉方


烈日当空,热浪翻滚。持续多日的高温天气,让人们非常依赖空调。几十年前,没有空调,甚至没有电风扇的年代,扬州人有哪些避暑纳凉的方式?近日,记者走进市档案馆,寻访老扬州,重温那些度夏往事。



档案

老报纸中的扬州夏日

为找到记录扬州夏日最直接的资料,在档案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记者翻看了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扬州日报》《扬州晚报》部分年份的七月和八月的报纸。

1960年7月26日,《扬州日报》刊载文章《各工厂进一步加强防暑降温工作》:“为保证工人身体健康和生产安全,各工厂进一步加强了措施,如开气楼窗、通风窗,增添风扇,以及其他隔热措施,仅搭棚就有101处,达3448平方尺……冶金系统所属各厂,也都相应地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耐火器材厂除在生产期间,及时供应水和土汽水等清凉饮料外,还采取早晨早上班、午后迟上班、延长中午休息时间的办法,以防止工人中暑。”

1983年7月17日,复刊17天的《扬州市报》(《扬州日报》曾用名)刊登了《夏天话扇》《自制清凉饮料》等夏季题材的文章。其中《自制清凉饮料》:“鲜藕饮料:鲜藕六十克,先切成薄片,兑水,用慢火熬煮,再加糖。金银花饮料:金银花(中药店有售)……”

1983年8月3日,《扬州市报》刊载文章《扬州五一食品厂成倍增产冰棒》:“近日来,扬州酷暑高温,冷饮销售也进入高峰,扬州五一食品厂日产冰棒30多万支,除保证市区供应外,每天还供应仪征数万支……”文章里特别提到当时的品种有大雪糕、中冰砖、橘子冰棒、麻香冰棒等产品。

1986年8月22日,《扬州市报》刊载文章《在“露天冷饮场”的随感》,介绍了菜根香饭店,将夜市冷饮设在室外,生意兴隆,成为不少市民常去之处。“人们三三两两地围坐在桌旁,边吃冷饮边聊天……在这里吃冷饮,既能解渴,又能纳凉,可谓一举两得。”

1996年7月18日,《扬州晚报》刊载文章《荷花池公园西区及泳池今开放》:“投资300余万元建成的公园游泳池,今天正式对外开放,该游泳池面积为18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800名游泳者,是当时省内最大、具备90年代先进设施的露天游泳池,也是现在扬州唯一拥有循环水设备的大型现代化露天游泳池。”



记忆

芭蕉扇、纳凉竹床、井水西瓜

在老扬州的记忆中,芭蕉扇子、纳凉竹床、井水西瓜是那些年代夏天的“标配”。

91岁的殷长圻老人,家住青莲巷一户四合院里。他告诉记者,家中有三台空调,九台风扇,厨房、洗浴间的过道口都有小风扇。“关上门窗,足不出户都感到凉飕飕的。”想到过去没空调,没电风扇的日子,他用“今非昔比”来形容。“那时候,再怎么大汗淋漓,也只能用芭蕉扇子扇风来散热。”

说到芭蕉扇子,76岁的退休教师陈瑞一下子想到老伴宦广陵半夜里摸索着为儿女扇风的情景。“孩子们怕热,老宦睡一会儿,一摸孩子头上出汗了,就强撑着坐起身,给他们扇风。”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家里要添置第一台家用电器,陈瑞坚持先买台电风扇,让老伴能睡个安稳觉。

在没有空调和风扇的夏夜里,与许多老扬州人一样,陈瑞一家都是在竹床上纳凉睡觉。“其实,在我小时候住在东关街冬荣园时,全家人也是这样度夏的。”陈瑞不知不觉想到自己的父亲,“他睡在用得发红的藤椅上,母亲带着我们姊妹几个睡在竹床上讲故事、数星星。”

东关街“祥庐”主人、68岁的老扬州杜祥开说,那时的东关街,夏天里一到傍晚,南北两边都是竹床、躺椅、门板床等,路过的行人,走到狭窄的地方,只能侧着身子从中间通过。

杜祥开说,现在想想,左右邻居们顺排躺着聊天、讲故事、拉家常,还挺有趣的。“夜里露水重,过了12点,大多数人家就都搬回去睡了,也有整宿待在外面的,早上喊头疼、膀子痛的。”



为数不多的露天游泳池

说到纳凉消暑,几位老扬州不约而同说到那些年代不可或缺的老井。殷长圻老人说,每天傍晚,先打几盆清凉的井水往小院青石板地面一浇,顿感暑气消了不少。“吃饭之前,都要打一盆井水放旁边,出汗了,打个毛巾把子擦擦身子。”

杜祥开则会和邻居们把井水一桶桶浇在要搁床的路面上。他还喜欢吃井水浸过的西瓜。“西瓜买回来,用网兜套着放到井水里浸几个钟头,等家人都回来再切开吃。一口吃下去,那种感觉不比现在放冰箱里冰镇差。”

53岁的谢芬说,在她小的时候,已经有冰棒、雪糕卖了,但是奶奶还是愿意用浸过井水的西瓜给她和弟弟吃。“奶奶说,那些冰的东西会伤小孩子的牙。”谢芬说,现在想想,奶奶说得对。

说到避暑方式,自然少不了游泳。与现在到处室内干净卫生的室内游泳馆不同,过去只有为数不多的室外游泳池。

杜祥开说,那时也奇怪,小伙伴在一起,不用教,很快就学会游泳了。“就穿木拖子,来回跑,有时走半路上,鞋子坏了,就打着赤脚回来。”

家住四季园小区的裴志淮老人,今年70岁,早年一直住在广陵路。在他的记忆里,在扬州大虹桥桥东有一个露天的游泳池。夏天里,为了避暑,他常和小伙伴去游泳。“记得那时一次3分钱,可以游一小时。”那个露天游泳池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了,曾经承载了一代又一代扬州游泳爱好者的记忆。

或许特别怕炎热的夏天,裴志淮在上世纪80年代就买了空调和冰箱。“那时全扬州市也没有几台。”他颇为骄傲地介绍,冰箱花了1000多元买的,空调虽然只可以制冷,但效果特别好。

互动

道不尽的夏日故事

有人说,夏天的回忆是粉红色的。不少网友感慨万千,他们说,那些夏日故事,有快乐、有幸福,也有尴尬和无奈。

网友“云中漫步”(80后):我母亲很节省,一直不同意买空调。我爸很聪明,在一个同事家看到人家自制的冰风扇,也回来做起来。他在冰箱里冻了很多冰块,盛在一个大脸盆中放在椅子上,然后用电风扇对着冰块来回吹,真是凉快了很多哎。

网友“光剑”(70后):过去到处都有茶水摊。我们宝应鱼市口菜场门口有好几家摆茶水摊。我记得品种有白开水、橘子水和茶叶水。每杯水上面盖一层方玻璃,价格3分、5分、1角都有。我每次路过都会喝5分一杯的橘子口味的。

网友“愚人”(50后):我家是1985年买的第一台电风扇,将近150元,花了我近半年的工资。后来又添了吊扇,再后来就是小微风扇,价格都不算高。2000年,我家花了2000元买了第一台空调。

网友“岁月静好”(70后):我的父母那时都在工厂上班,家里条件不错。一到夏天,妈妈常给我们兄妹三个买各种汽水,好像都是扬州本地产的。我最喜欢喝的有三种,水蜜桃汁、鲜橘水和冰檬汽水。

网友“九凤”(60后):我家在1985年找人买了一口高压锅。夏天我家没有冰箱,我听同事说,吃不掉的饭菜用高压锅加热下,把汽放掉盖好盖子,可以让饭菜不馊。用过几次,第二天吃的,饭菜果然没有馊。

网友“蓝宁”(70后):小时候穿的凉鞋好像除了皮的就是塑料的。我妈给我们姐妹买过好几双塑料凉鞋。有一双是我姐姐淘汰给我的旧鞋。我把扎带穿坏了,我爸还用铁剪放在火上烧红了,给我烫好了。我不想穿,被妈妈狠揍了一顿后,只能老老实实地穿上。

网友“柳叶”(70后):我老家在江都。小时候暑假,父母常带我到扬州来玩。因为天气炎热,他们带我去工人文化宫地下人防工程玩。那里面纳凉可好了,还有冷饮卖。还有不知道哪条路上,有个冷饮店。每次去,妈妈都给我买两个冰淇淋球,真的是记忆中最难忘的夏日美味。

网友“小大崽”(80后):我小时候特别容易生痱子,长过疖子,没少让父母操心。所以,在我上小学之前,一到夏天,我爸天天盯着我把一大把比芝麻粒还小的六神丸咽下肚。

实习生 束高远 记者 张庆萍

绘画 沈江江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