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顾海良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进一步凸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影响力和思想感召力。
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就是对新发展阶段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全景谋划和阶段跃升部署。
党的二十大将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二十大要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重点部署未来5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要紧紧抓住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力量。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也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断推进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砥砺奋进,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接续推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进一步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篇章。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赋予社会主义现代化以更加鲜亮的中国特色,赋予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更加显著的中国底蕴。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列入“十个明确”,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加以明确,指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要求和基本路向,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新理念和新目标,坚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和方向。
百年砥砺奋进,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始终掌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和使命担当。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和拓展,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了新贡献,彰显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力量和思想智慧。
(编辑 蒋文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