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数字+制造”深度融合 常州老工业基地奋进数字化转型新征程

“超级虚拟工厂”助力传统制造业“弯道超车”;“云”“数”重大项目接连落地,引领数字产业乘势而上;抢占“智改数转”风口,以“算力”夯实经济发展底座——以“数”聚能,让常州市钟楼区的发展标签更加多元。

钟楼区委书记沈东表示,推进“数字经济先导区”建设,高站位部署建设常州数字经济产业园,建立以头部企业为引擎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让数字经济成为钟楼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助企纾困,数字经济点亮经济数字

“外壳由常州生产,电水泵和电源线的产能交给苏州3家中小企业共同消化,尘杯订单派给广东中山一家外贸企业。”近日,在格力博(江苏)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款无线家用洗地机正在试生产。钟楼经济开发区经发局工作人员黄宇成说,通过“超级虚拟工厂”进行产能拆解,按照生产工艺标签在线上匹配供应链。

该企业位于钟楼区北港街道,作为全球新能源园林工具行业的“隐形冠军”,格力博原本有99%的产品出口欧美。受疫情影响,企业不得不尝试出口转内需,但现有产品与国内市场“脱节”的问题让董事长陈寅犯了难。而他所面对的,也是不少外贸型企业的共性问题。

数字惠企纾困如何“拉一把”?钟楼经济开发区搭建开放式工业大数据云平台——智云天工“超级虚拟工厂”。一端依托工业云接入企业产能数据,一端借助京东等消费互联网头部企业,通过对消费者“精准画像”,为格力博等上云企业找到洗地机、微型电动工具等爆款小家电订单。

“超级虚拟工厂”在云端加强企业间产能协同,运用数字化手段指导生产。钟楼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钱云杰介绍,目前,“超级虚拟工厂”已接入来自18个行业的537家制造业企业,连接设备超过4.4万台,帮助工厂孵化出创新产品30余个,“已为中小企业派发数百张订单,5个月消化3亿元产能。”

龙头牵引,“硬核”数字项目加速落地

大运河南岸,5幢被玉兰环绕的白色大楼勾勒出常州大数据产业园的轮廓。采用基于“云”“数”的数字招商新模式,钟楼区瞄准头部企业精准出击,总投资100亿元的京东智能产业园、总规模超3000人的阿里巴巴内容中心项目相继落地,一个“大数据金巢”越建越大。

龙头引领、高效云端、海量数据,为钟楼区创业沃土持续增肥增效。独角兽创新企业抢占新赛道,6月18日,有迈体育首个集专业运动培训、健身运动餐饮、新零售旗舰店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运动空间开业。凭借“赛事+场馆+大数据服务”,仅用2年时间,该公司已成为国内前十的体育产业运营机构。

无独有偶,园区蓝软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大数据云影像平台帮助下,融合5G+MR技术,建设数字孪生手术室,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完成全省首例5G+MR腰椎手术,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跨空间共享。

2021年,钟楼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达165亿元。钱云杰表示,钟楼区正加快实施数字经济倍增计划,以省级大数据产业园为核心承载,推动长三角产业互联网应用中心建设提速增效,力争“十四五”末数字经济产业规模达500亿元。

做优生态,“智改数转”激发产业变革

6月20日,中国海油发展“常州院防腐涂料智能工厂示范建设”项目通过数字化转型示范建设验收。通过“工业互联网+高品质装备”,该项目实现传统涂料企业管理方式、生产模式的颠覆性变革,车间工作人员减少50%,产品交付周期缩短70%。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浪潮中,钟楼区积极探索新路径。全区“智改数转”入库项目60个,智能化设备及工控软件投入超8亿元。钟楼区工信局副局长朱心刚表示,目前钟楼“智改数转”初见成效,全区首个“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场景精研科技5G+智慧工厂项目已全面竣工并正式投产,每年可实现消费电子精密零部件5亿套产能。

从“零星绽放”变为“全面开花”,一批规上企业加快实施数字化转型,东风农机、常柴、宝钢轧辊等一批“老工业明星”竞相“拥抱”互联网。6月8日,常州市工信局公示首批“智改数转”服务商认定名单,钟楼区建科院、景林包装、长江院、微亿智造等9家服务商入选。由微亿智造与钟楼区联合打造的常州工业云平台,已形成3个算法训练平台、27个核心工业AI模型、45个工业数字化系统软件、327个行业应用模型以及225个适应不同场景的功能模块,现已接入工业设备2017台。

风起“云”涌,奋进有“数”,钟楼数字经济拔节生长铿然有声。

(编辑 高霞)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