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顶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连云港:“渔光互补”生态惠民 低碳高效农业蹚出绿色富民新路

【连网】水上光伏发电上网,水下养鱼养虾赚钱,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位于连云港市灌云县圩丰镇的洋桥200兆瓦渔光一体光伏发电项目区迎来了丰收季,27日首批捕获对虾5000多斤。

由江苏省沿海开发集团兴建的灌云洋桥200兆瓦渔光一体光伏发电项目是全国首批、江苏省单体规模最大的平价上网示范项目。该项目总投资7.8亿元,占地3500亩,采取“水上发电、水下养殖”的产业融合新模式。自2021年11月26日投产发电以来,目前上网电量已突破2.5亿千瓦时。

据了解,渔光互补是指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进行鱼虾养殖,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虾”的新模式。

在东海县曲阳镇协鑫光伏电力公司渔光互补项目区,近千亩鱼塘建成了成片的太阳能发电设施,蔚为壮观。该项目负责人介绍,此举不仅减少了对农业、工业和宅基地等土地资源的占用,还能在节省能源的同时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千万不要小瞧这几块面板,它们不仅可以给鱼塘的增氧机、水泵等设备供电,还能为鱼塘遮阳、降温,减少水分蒸发。 

27日下午,在灌云洋桥200兆瓦渔光一体光伏发电项目区,12名工人正在做着捕虾前的准备。当天14时许,随着2辆运输车的抵达,捕捞正式开始,工人驾驶渔船开始收网,渔网慢慢收拢,渔网里的对虾活蹦乱跳。第一船对虾上岸,一位工人兴奋地说,“其中有一网有100多斤。”这一片鱼塘里养殖的有对虾、草鱼等。经过4个多小时的捕捞,5000多斤对虾装上运输车销往各地市场。

据悉,在开发渔光互补项目前,需要对鱼塘进行改造,将零星的养殖鱼塘改造成集中、智能化养殖的精养鱼塘。在鱼塘内增加智能化养殖设备,通过水质监测、复合增氧、自动投食等技术来提高鱼塘的综合利用率。 

近年来,连云港多地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充分利用盐碱地、荒地、房顶、海边滩涂等有序开发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全力打造“阳光工程”。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科学实现清洁能源与农业生产养殖转型升级的跨界融合,加速清洁能源设施布局与推广使用,实现农业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还大幅提升了国土资源的价值输出,实现土地复合利用,直接推动水产养殖的转型升级,实现“渔、电、环保”三丰收,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绿色发展提供一条全新路径。(记者 王文 李慧 通讯员 吴晨光 杨健 邵光明)

(编辑 高霞)


热点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20 xdkb.net corperation.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