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南通市通州区大米行业质量合作社在江苏省“味稻小镇”石港镇成立。23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成为大米质量合作社首批社员单位。合作社成立后将着力帮助个体工商户规范生产经营,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在商标保护和促进方面提供服务,实现大米质量品牌新提升。“我们还成立了6位专家组成的专家团,将为质量合作社提供包括社员免费培训、技术咨询、合作社工作顾问在内的服务。”通州区市场监管局总工程师丁锦同说。
稻米产业是通州区农业产业的重心。今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36.5万亩,预计总产达24吨。南粳5055、南粳9108、宁香粳9号等主推优质食味品种占比89.05%。通过水稻绿色高产创建,通州区水稻绿色产业成功申报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扬州综合试验站通州示范县项目。
近年来,通州区大米行业向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品牌化经营纵深发展,“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粮食加工销售企业”的产销一体化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再过一个月,水稻就要收获了,大伙儿收到粮就往文山种植专业合作社这边送,经过过秤、检测,粮食被集中倒进仓库里。”家住石港镇乐观村的农民经纪人王春安说,得益于合作社让利,像他们这样的经纪人一般年收入都有七八万元。
文山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4月,占地面积18.5亩,投资1000万元建设4000多平方米的厂房,并购置色选机、提升机、空气压缩机等一批专业精密生产机械,形成了以粮食种植、烘干、储藏、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化经营链。
合作社对自己承包农田产出的粮食以及农民经纪人收购周边农户的余粮,按品种加工、包装和销售,大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我们年产大米两万吨,这些大米都是自动流水线上出来的。首先在去石机上除灰去杂,再经过剥壳、砻谷、碾米、抛光等工序,色选通过后包装出售。”合作社总经理黄忠杰说。先进的生产设备,科学合理的生产工艺,不仅节约了成本,大米的品质控制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合作社的“卖鱼湾”大米成为百姓心目中的口碑产品。
目前通州共有水稻种植家庭农场2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多家,他们已经成为家家户户从“吃得饱”到“吃得好”的主要推手。高质高效、绿色智慧的生产方式也使“金南风”、“米来事”、“ 梽源”、“卖鱼湾”等一批大米名牌也脱颖而出,香飘万家。
为了促进企业和种植户不断钻研新技术、培育新品牌,同时提升了通州稻米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从2019年开始,通州每年都会举办“通州好大米”品鉴活动,由来自农业系统的稻米专家和大众评审团参照好稻米评选标准及要求,对此次参评样品按照编号进行了盲评,从蒸煮后米饭的黏性、软硬度、纯正持久性品质,以及冷饭口感、黏弹性和回生性品质等进行逐一打分。活动的影响力逐年扩大,已成为展示通州优质品牌大米、开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通州区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科科长王晓慧说:“我们对获奖企业和产品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推进水稻种植标准化、加工精致化、销售品牌化,为‘好大米’的生产和品牌化进程助力。”
“以米会友”的同时,通州进一步拉长、建强绿色优质稻米生产、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大力扶持米酒、酒酿、窨糕、锅巴、京枣这些带着记忆中乡土醇美气息的米制品从田头走向了城市。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的石港窨糕本来只在清明前后售卖,现在常年有售,全镇大大小小的食坊有近10家,张建华就是其中一家的店主, “现在不少游客会特地停靠石港,购买窨糕。我这个小食店,每年有20多万的收入。“当地还成立了农副产品微信商城,扩大销量和名气,让百姓感受米食文化,找回曾经的“乡愁记忆”。
“大米质量合作社成立后,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强大米行业上下游企业联系,促进本地产业链企业间合作,加快通州大米品牌建设,促进大米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通州区市场监管局总工程师丁锦同表示。
(编辑 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