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沫颖
学校班级:南外仙林分校国际高中部美国高中课程实验班12A班
曾获奖项:国际环境奥林匹克竞赛省级赛一等奖、全国赛金奖、2022全美经济学竞赛AS组别省赛个人宏观杰出奖、2022英国皇家生物竞赛个人优秀杰出奖、AP学者奖、国际高中部“2023年度人物”“外语达人”“优秀学生会干部”“优秀学生”“优秀志愿者”等
录取学校:南加州大学和康奈尔大学转学录取、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加州大学尔湾分校、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奖学金约33.12万人民币)、波士顿大学、多伦多大学COOP项目(奖学金5.2万人民币)、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
在南外仙林分校国际高中部,李沫颖获得了首个南加州大学和康奈尔大学转学录取,这也意味着,大学期间,她会先后在南加州大学和常春藤联盟成员校之一的康奈尔大学深造。目前,她已经收获了8所海外名校offer。取得这样的成绩,班主任薛晓梅老师表示,“完全在我的意料之中。她是个内驱力很强的孩子,能够合理规划时间。她会在运动会比赛间隙、管弦乐团彩排休息时,拿出单词背诵。劳逸结合、全面发展、拥有平和的心态,是她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
打好基础,日积月累提高实力
李沫颖从高一上学期开始接触托福,最终考出112分。“标化考试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单词,词汇量上去了,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会直线上升。背单词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我采取的是一种细水长流式的方法,每天抽时间背十个或二十个单词,日积月累,能够背下来不少。而听力和口语这两者其实是紧密相连的,需要日常的练习,多和外教沟通,或听英文小说。我不是特别喜欢重复刷题,所以更注重积累,实力慢慢上去了,分数也就自然水涨船高。”李沫颖说,“重点还是打好基础,扎实掌握知识,考前做以前的试卷,因为题型是相似的,寻找自己的知识漏洞,考试就能更稳妥一些。”
不断尝试,探索自身更多潜能
国际高中三年,李沫颖参加了学校的各项活动和选修课。她很喜欢管弦乐团、马术和无人机等选修课。她还担任了学生干部,这些都让她印象深刻,“能满足我的好奇心,激发我不断尝试新事物,让我有机会探索自身的更多潜能”。
李沫颖说:“在学生会,我主要协助学生会主席统筹、策划学校活动;在班级,则是协助老师组织班级工作。这些锻炼了我的领导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如何应对突发状况。让我知道了小到组织一场会议,大到策划一场活动,如何事先进行统筹策划。尤其是要注重发挥团队智慧,这个过程也是一个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导向的过程,如何将目标分解到各个关键节点,使每个环节都有专人把控,最后将整个策划形成闭环,才能落实好每一个项目。”
角度独特,文书体现思维碰撞
申请大学时,确定文书选题对李沫颖来说是个漫长的过程。动笔之前,她的脑子里迸发出无数个选题,但始终没有满意的。“有的不够精彩,有的不能展现我的独特。与文书老师多次沟通交流后,最终达成共识,与其绞尽脑汁向招生官展现自己的百里挑一,不如先从自己的角度,去审视我这十八年生涯中的瓶颈和突破时刻。”
李沫颖讲述了自己和外婆的一个故事,“我第一次试着运用所学的微积分和建模知识,使用3D打印出一个能帮助外婆控制饮食中含盐量的特殊计量仪。这个小作品使我真正理解了书本上的知识和现实生活中实用发明之间的壁垒,以及如何利用创造力和观察力去打破它,也体现了我思维碰撞‘破茧成蝶’的过程。”
“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我对未来的规划也更加清晰。”李沫颖说,“未来我准备学习环境科学,我申请了康奈尔大学的DEA项目环境设计和南加州大学的环境科学,希望能在大学汲取专业知识、参与实地调查研究,未来让我们居住的环境更美好。”
顺其自然,找到成长最佳节奏
回顾自己国际高中的生活,李沫颖觉得,“学校的校训‘顺其自然’,可以很好地概括我在这个大家庭里的成长过程。从高一刚进校时的茫然无措,开始慢慢跟着老师的脚步探索,抓住学校给予我们的每一个机遇和舞台,最终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不急功近利,也不因失败气馁,这就是最恰当的节奏。”
李沫颖很感恩班主任薛晓梅老师,“她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给了许多帮助,提供了许多机遇。她总是随时关注着班上每一个人的状况。在我们遇到困扰时,她总是耐心地开导我们。她不仅仅是我们的班主任,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家长,庇护着我们成长。”
通讯员 宋国斌 现代快报+记者 袁永红
(学校供图)